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改革將使8000萬人不再繳個稅

據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韓潔)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12日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說,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帶給工薪階層的減稅面是百分之百,其中約8000萬人減了百分之百的稅不用再繳個稅,約6500萬人減稅70%以上。
他介紹,去年10月到今年1月,個稅改革4個月共減稅近2000億元。與去年前9個月個稅收入同比增長20%相比,改革後的4個月個稅收入同比減少14.2%,今年1月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引入後單月同比減少23.5%。
王軍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公布了近2萬億元的一攬子大規模減稅降費舉措,導向精准、規模空前,比去年增加了50%以上,其中單減稅規模就相當於當年預算安排稅務部門組織收入的10%以上。『這是一次實打實、硬碰硬,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
王軍表示,稅務總局已於3月5日當天向全國稅務系統發出做好准備的通知,並於3月8日決定再取消15項涉及減稅降費措施落地的稅務證明。
談到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王軍說,2019年是新稅務機構正式運行的第一年。去年機構改革中稅務系統雖撤銷了3.4萬個一級和內設機構,但所有省局、市局、縣局、鄉鎮分局(稅務所)都如期平穩掛牌並進行了『三定』。
打造減稅核算的『鐵賬本』
□本報記者黃春英
12日一早,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走上『部長通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他指出,國家減稅降費態度堅決,目標精准,各地正在積極落實落靠。記者從省稅務局得到的信息表明,我省減稅降費工作正在紮實推進。
『要進行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是要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省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興偉認為,減稅降費措施是著眼於當前國內國際形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我們要在確保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上下功夫,在提昇納稅人和繳費人獲得感上下功夫,實打實、硬碰硬地完成好各項減稅降費工作任務。
當前全省稅務系統正在做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各項准備工作。在政策宣傳、網格化理念、數據測算、稅控服務指導和監控方面做好准備。各稅務部門正在做好電子稅務局改造昇級、測試等工作,確保5月申報順利開展,做精統計核算,打造減稅核算的『鐵賬本』。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今年將實現養老金『15連調』

據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葉昊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12日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說,今年還將繼續適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養老金『15連調』。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對於有人擔心社保費率降低以後會影響養老保險待遇發放,張紀南表示:『我們有能力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張紀南用一組數據回應說,社保費率下降後,我國總體上仍能保證當期基金收大於支;累計仍有結餘,目前我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4.78萬億元;全國社保基金還有2萬億元左右戰略儲備,今後還會繼續加大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力度。除此之外,還將綜合采取一系列措施,實現社保基金可持續。
談到如何緩解今年就業壓力,張紀南說,政府工作報告專門強調實施就業優先政策。他表示,今年將重點做好大學畢業生、農民工、退伍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創業工作,同時將通過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加大援助和幫扶零就業家庭力度等方面措施,繼續『穩就業』。
我省力爭今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2萬人
□本報記者那可
12日,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重點做好大學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創業工作,針對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精准施策、精准發力。
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今年我省將全力推進就業創業,堅持『民生為本、人纔優先』,力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2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促進性就業支出佔就業資金的50%,青年就業見習8000人,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和發放額度實現『雙增長』。我省將在多個方面精准發力。要抓好就業創業新政全面落地,去年底省政府印發了做好就業創業工作十二條政策措施,各地要盡快研究制定本地具體實施辦法。今年,省裡設立了1億元創業專項資金,各級人社部門要在用好創業專項資金方面做足做優文章。要統籌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繼續把高校畢業生擺在就業工作首位,實施好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和基層成長計劃,擴大『三支一扶』招募規模。要大力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實施服務『百大項目』訂單定向培訓專項行動,加大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轉崗職工等重點群體的職業技能培訓力度。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建成互聯網、手機APP和後臺管理系統『三位一體』的互聯網+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實現『一地點擊、全域通辦』。
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寧可十防九空,絕不一次放松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朱超侯雪靜)水利部部長鄂竟平12日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說,今年防汛工作不能掉以輕心,要超前備汛,寧可十防九空,絕不一次放松。
針對今年水旱災害可能偏重的情況,鄂竟平表示,要突出強化洪水預測預報和預警工作,努力延長預報期,提高預報精度。要超前備汛,寧可十防九空,絕不一次放松。
鄂竟平說,水利部將突出做好與應急管理部等部門的協調協作,統一步伐、合力抗洪。突出抓好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和優化調度,靠國家98000多座水庫、98個國家級蓄滯洪區和30多萬公裡堤防,抗御洪水,減少災害損失。
『尤其要把長江強大的水庫群管理好、調度好。』他說,目前僅長江乾流就有40個大型水庫參與聯合調度,可以靠這些大型水庫有效減少洪水威脅,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鄉供水安全。
全省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任務完成

□本報記者賈紅路
12日,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水利部部長鄂竟平表示,將努力解決一些農村地區存在的飲水困難問題。2018年,我省圓滿完成了農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年度建設任務,全省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任務全部完成。
農村飲水安全被列為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標之一。2017年以來,我省連續兩年依據飲水安全界定標准,對全省貧困人口飲水安全狀況進行精准識別,並建立了『一村一冊』『一屯一冊』飲水安全臺賬。根據調研,我省貧困地區農村集中存在供水率低、水質保障程度不高、部分地區工程建設標准低,水源保護工作薄弱等問題。2017、2018兩年,全省合計投入資金40.97億元,解決貧困人口24.3萬人,受益人口606.08萬人,超過全省農村人口三分之一。2018年,全省實際解決了9.35萬農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超出年度計劃16個百分點,總投資24.82億元,涉及6210個村屯,受益人口近350萬人。
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2019年,我省將繼續打好農村飲水安全攻堅戰,力爭到明年底,全省所有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全面跟蹤已經完成任務的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做好日常水質監測、運行管理和維護提昇工程,鞏固農村飲水脫貧攻堅成果。
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昇工程施工現場。
李剛本報記者賈紅路攝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治理線上線下校外培訓

據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胡浩)教育部部長陳寶生12日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表示,對於校外培訓『線下減負,線上增負』的現象,教育部高度重視,已經會同有關部門著手研制綜合治理文件,不久將會發布。
陳寶生介紹,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摸排校外培訓機構40.1萬所,發現存在問題的機構27.3萬所,已完成整改27萬所。
陳寶生表示,將比照線下治理的政策措施對線上的校外培訓進行規范,開展線上線下綜合治理,一定要把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的問題治理好。
『不是不要負擔,不要的是過重的課業負擔。』陳寶生說,為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學校要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嚴控課程門類和總課時、嚴控課程容量和難度、嚴控非零起點教學;老師要嚴格依照大綱和課程表教學,嚴控作業數量和難度;政府要在質量標准、課程教材、考試招生、評價體系以及素質教育引導等方面深化改革,還要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堅決為中小學生『減負』

□本報記者衣春翔
12日,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校外培訓治理』『校園安全』『減負』等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他表示,治理校外培訓將綜合治理,校園安全要源頭上預防,根本上治理,『減負』要持之以恆地治理下去。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二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8年,我省對存在問題的6782所校外培訓機構100%完成了整改;同時,強化了校園及周邊環境治理,切實維護了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在全國第一個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行動方案,第一個實現了全省中小學早晨到校時間同步延後半個小時,並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行動,把『減負』落到了實處。未來,我省將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要做好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工作,進一步規范民辦學校招生行為。出臺我省義務教育學校教學質量標准和作業量管理意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在校學習效率。鼓勵各地多渠道做好中小學課後服務,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持續開展專項治理。
省教育廳廳長趙國剛說,我省將完善各級教育安全工作部門聯動機制和信息通報制度,完善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機制』建設,建立省級部門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危化品、火災火情(電氣火災)、飲食安全等督導檢查,強化校車及高校通勤車輛安全管理、加快推進標准化校車進程、防范交通事故,並推進防治學生欺凌、實驗室安全防控、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等重點工作。
我省中小學都在提高課堂效率上下功夫,讓學生在課餘時間可以進行更加豐富多彩的活動。
圖片由哈爾濱師范附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