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3月13日訊(記者 王春穎 許諾)『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這必須從青少年抓起。今年來,全國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劉蕾建議,將檢察公益訴訟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中,進一步提昇青少年法治素養,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知法、懂法、守法、熱愛公益事業、熱心公益保護的新時代小公民。
劉蕾代表提出,一是建議在2019年9月1日教育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中專題講授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同時由最高人民檢察院與教育部聯合部署,組織全國的檢察官法治副校長同步向廣大中小學生宣講檢察公益訴訟知識。並以此為契機,推動建立學校、家庭、檢察『三位一體』的檢校合作長效機制。二是建議教育部將檢察公益訴訟知識納入義務教育教材,具體內容可包括檢察公益訴訟法律制度及公益訴訟檢察機構、職能介紹,保護公益與侵害公益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案例,檢察官以案釋法說理等,豐富孩子們的公益知識儲備。三是建議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和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因地制宜將檢察系統原有的職務犯罪預防警示教育基地轉化為『檢察公益訴訟與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充分應用智慧檢務建設成果,總結推廣類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人民檢察院借助機器人『小鯉』創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方式等成功經驗;積極探索『小記者參與檢察公益訴訟案件新聞調查』『檢察公益訴訟模擬法庭』『我給未來的我發一份保護公益的檢察建議』『全家一起做公益志願者』等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生動實用、輕松有趣的新內容新形式,在孩子們稚嫩的內心裡播下公益保護的種子。四是建議最高人民檢察院與共青團中央聯合構建檢察公益訴訟青年志願者體系,在全國范圍內依托共青團系統現有的中國青年志願者載體,組建以青年志願者為主體的公益志願者隊伍,將檢察公益訴訟納入志願者行動,讓廣大青少年在實現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順暢、社會更和諧有序的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應有的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