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爾濱市法院將推二十條便民舉措 市民將可通過微信立案交費
2019-03-19 15:38: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佘雨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哈爾濱市法院『打官司不求人』二十項舉措

  為深入落實省法院石時態院長在工作報告中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努力讓老百姓在全省法院打官司不求人』莊嚴承諾,哈爾濱市法院特推出二十項『打官司不求人』工作舉措。

  一、強化司法便民,讓老百姓明白訴訟流程,打官司『不需求人』

  (一)搭建『立案直通車』。通過『當場立案、網上立案、自助立案和預約立案』等方式拓寬立案渠道;通過『當即審批交費、一次性告知、縮短卷宗流轉時間、改進訴訟受理費辦法』等方式簡化立案流程;積極引進訴前調解組織,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務體系;堅決執行首問負責制,完善訴訟服務中心設施,提供更加便民的立案服務。

  (二)制作『訴訟引導圖』。將訴訟各環節流程、立案條件、申訴條件、申請執行條件以及起訴狀等應提交的訴訟材料撰寫格式、審查時限、責任部門、訴訟及執行費用收取標准等相關信息以引導圖的形式在訴訟服務中心展示,以便當事人了解訴訟程序,完成相關訴訟材料的准備。

  (三)發放『流程一冊通』。制作『法院訴訟指引一冊通』,在訴訟服務中心、主樓大廳等顯著位置,設立宣傳發放點自助領取,用生動形象、簡單易懂的表述方式,將訴訟流程、訴訟知識、常用法律法規、常見訴訟問題解答等匯編至一本一冊,讓老百姓對到法院辦事流程一目了然。

  (四)設置『必通電話』。審判人員除開庭、開會等工作事由外,辦公時間應及時接聽當事人及代理人電話。同時,各業務庭設置一部專門接待電話,確保當事人及代理人在工作時間聯系不到法官時能及時轉遞、回復法官信息。

  (五)建設『微法院』。在繼續強化『電子法院』和12368訴訟服務平臺應用的同時,啟用『微法院』,將訴訟便民服務拓展到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當事人通過微信即可直接上傳訴狀、申請立案、接收送達、網上交費,還可以同『微法院』進行智能互動,了解訴訟流程,常見法律問題和獲取訴訟風險提示。

  二、強化司法公開,讓老百姓掌握案件進度,打官司『不用求人』

  (六)實現『信息全程跟進』。依托12368訴訟服務平臺向案件當事人同步短信推送訴訟案件(不含執行)審判流程信息,包括已立案通知、變更適用程序通知、延長審限通知、扣除審限通知、中止審理通知、恢復審理通知、文書送達通知等7個節點信息,方便當事人及時了解案件進展情況,彰顯司法透明度。

  (七)實現『電子卷宗隨案同步』。通過組織構建電子卷宗深度應用體系,重塑案件審理流程等方式,實現電子卷宗的智能歸目、智能回填、智能檢索和智能生成裁判文書功能,努力推進『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百分百制作,便於當事人和律師及時了解案件信息。

  (八)實現『四大公開』。深入推進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全面運行及庭審直播工作,充分運用法院『兩微一網』和『電子法院』,不斷拓展司法公開的廣度和深度,做到『應公開盡公開、及時公開』和『應直播盡直播、全程直播』,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三、強化公正司法,讓老百姓得到公正裁判,打官司『不必求人』

  (九)推進繁簡分流。通過深度落實案件繁簡分流、簡案快審、小額速裁等制度,讓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提高審判工作效率、縮短辦案周期,使當事人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公正的裁判結果。

  (十)規范審限管理。延長審限一律由『一把手』審批,非因法定事由一律不得延審、扣審。涉外、破產清算等審判周期較長的案件,應提前提示當事人。

  (十一)統一法律適用。制定實體裁判標准,約束法官自由裁量權,努力實現類案同判,防止『同案不同判』。刑事審判工作要繼續深入推進量刑規范化工作;民商事、行政審判要對傳統、常規案件分類制定裁判標准,實現常規案件類型化處理;完善二審案件發回和改判標准,防止亂發改、『翻燒餅』。

  (十二)規范裁判文書。用語通俗、簡潔、易懂,讓老百姓看得明白;行文規范、表達准確、內容凝練,讓老百姓了解清楚;論證充分、說理透徹、適用法律適當,讓老百姓能夠信服。

  (十三)引導執行當事人全程參與。執行立案後,及時向當事人釋明案件執行不能風險,引導申請執行人主動配合,積極向法院提供被執行人下落及可供執行財產,保障其合法權益的實現。重點、疑難、復雜案件,邀請申請執行人參與案件執行,見證案件執行,引導其對案件執行有正確的合理預期。

  (十四)運用執行強制措施。通過采取財產申報、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聯合信用懲戒等制度措施與威懾機制,依法准確適用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促使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相關義務。對暴力抗拒執行、規避執行、妨礙執行、消極協助執行等行為,采取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妨害公務罪等刑罰措施堅決制裁。

  (十五)加強執行案款管理。進一步運用『一案一賬戶』執行案款管理系統,落實對執行案款的實時監控,實現繳款通知、執行到賬、發放申請、發放審批、發放處理一體化管理功能,用看得見摸得著的『真金白銀』,讓人民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

  四、強化司法監督,讓老百姓清楚紀律規定,打官司『不能求人』

  (十六)嚴抓案件評查工作。對發回重審、改判、指令再審、抗訴再審、長期未結、信訪申訴等案件開展專項評查,通過案件評價及時發現群眾訴求是否得到公正審理並及時進行糾錯,同時嚴格按照審判責任制相關規定確責追責,全面提昇辦案質效和司法公信力。

  (十七)嚴格執行過問案件登記制度。全面落實領導乾部乾預司法活動、內外部人員過問和插手案件相關問責規定,對違規人員進行問責和移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督導檢查法官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對過問和乾預案件辦理的情況及時進行登記備案,並對違規人員嚴肅問責,以嚴格問責促進工作負責。

  (十八)嚴肅查處違法違紀問題。廣泛受理群眾舉報的問題線索,逐案發放廉政監督卡,暢通人民群眾反映問題渠道。重點查處和解決有案不立、有訴不理、拖延訴訟、借機勒卡和『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問題,嚴肅整治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法官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和拖延執行、選擇性執行、亂執行、違法適用終本程序等問題,以正視問題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實效取信於民。

  五、強化普法宣傳,讓老百姓認可法院工作,打官司『不去求人』

  (十九)做好釋法說理。通過訴前訴訟風險提示、訴中權利義務告知、判後釋法答疑、接訪宣講法律規定等各個環節工作,把釋法說理落實到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讓案件審理過程成為普法的過程,實現案結事了,讓人民群眾不僅可以得到公平正義的司法結果,更能感受到司法過程的理性和溫暖。

  (二十)加強新聞宣傳。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電子屏滾動播放『打官司不求人』承諾書,用老百姓看得明、聽得懂的字句實實在在的將責任體現在承諾書中,讓前來打官司的人民群眾看到法院乾警的莊嚴承諾;積極運用法院『兩微一網』等多媒體、自媒體平臺,『新聞發布會』『公眾開放日』等載體,正面宣傳法院和法官的先進事跡及優秀案例,讓社會各界了解司法規律及法官之不易,獲得最大程度的理解和認可,引導社會各界信仰法治、崇尚法律,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讓老百姓認可『不求人也能打贏官司』。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張廣義

【東北網專欄】黑龍江省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