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電影《流浪地球》中的這句洗腦臺詞就是想告訴大家,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駛,千萬不要讓自己的親人流淚。今天《庭審內外》要說的這起案件就和交通安全有關。
依安縣居民於某退休後有早起散步的習慣。2018年7月7日早上5點多,他和往常一樣沿省道公路散步,沒成想意外發生了,一輛同方向駛來的出租車把於某撞傷。
事故發生後,附近居民趕緊通知於某的家人,並把於某送往醫院,隨後交警也到達現場。通過事故現場視頻可以看出事故發生時的慘烈,肇事車輛的右機器蓋已經突起,前風擋玻璃右側凹陷並碎裂,右面的倒車鏡也已經被撞掉,路邊有一大攤血跡。
醫生沒能挽回於某的生命。交警對事故現場勘驗後,認定出租車司機負有事故的全部責任。2018年7月7日,肇事司機張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
2018年12月24號,依安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
【庭審現場】
依安縣人民法院法官:你駕駛的出租車平時都是誰駕車使用?
被告人張某:我使用。
依安縣人民法院法官:這個戶名是誰?
被告人張某:戶名是我爸的。
依安縣人民法院法官:保險當時是誰名義保險?誰出的錢?投保人是誰?
被告人張某父親(張某海):以公司的名義,我出的錢。
審理查明,車輛登記的所有權人是出租車公司,實際所有權人是被告人的父親,依照法律規定,實際所有權人,即被告人的父親承擔連帶責任。
案件事實清晰明了,但雙方卻在民事賠償上產生了爭議,焦點集中在被害人的死亡賠償標准是按農村居民還是城鎮居民標准執行。
【庭審現場】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張某訴訟代理人:對於民事訴訟原告人的訴訟請求,作為張某的民事訴訟代理人,我們認為,在合理的補償范圍內,除保險公司理賠外,願意承擔賠償責任。但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訴訟標准顯然不合理。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某保險公司訴訟代理人:被害人為農村戶口,保險公司認為賠償金應該按農村戶口計算。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張某海,也是就是張某的父親與保險公司觀點一致,希望以農村戶口計算賠償金。
【庭審現場】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某保險公司訴訟代理人:死者其身為農村居民,其主要經濟來源為土地收入,因此其各項標准應該按農村標准。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代理人:我們認為他這個主張不成立。死者本身就是國有企業的職工;他的收入從來沒以土地為依據,一直是工資收入,而且其居住在新興鎮已經多年了,有充分的客觀事實和相關資料印證死者應按照城鎮人口給予賠償。
依安縣人民法院法官:本案的被害人,雖然居住在農村,但是其有證據證明其在城鎮居住超過一年以上。所以按法律規定,按照城鎮的標准給予賠償。
2018年12月28日,依安縣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張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兩個月;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某保險公司在保險限額范圍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死亡賠償金、喪葬費合計人民幣41萬元;被告人張某、某出租車公司、張某海連帶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保險限額之外經濟損失合計人民幣17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