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齊的短發、平和的笑容、堅毅的眼神。初見綏芬河市人民法院速裁庭法官何艷時,她正在一間調解室內調解一起物業糾紛。20分鍾下來,被告當場支付了拖欠的物業費,原告撤訴。

以法臺為舞臺,與案件為伴侶。『我從未執著過成績或榮譽的多寡,只是想踏踏實實為人民群眾做些事情!』何艷說,當棘手的事情因為她得到解決,當看到當事人感激的淚水,那一刻她的心和他們一樣幸福,也深刻體會到自己職業的神聖,堅定了她追隨信仰、堅守理想的信念和決心。
『速裁』法官的快與細

物業糾紛案件辦結後,忙著給書記員安排工作的何艷,被一陣電話鈴聲打斷。原來,負責審判的另一案件的當事人和律師帶著材料到法院了,提出訴前保全。此時,距離10點的第二個庭審還剩20分鍾,何艷快步地走向與當事人約好的地點。
『准確金額』『房產證、身份證等一些信息沒有寫清楚』『按照我上次出示的材料清單,補充一下。』
10分鍾內,何艷熟練、快速,又不失耐心、細心地指導,申請人聽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離開法院趕快補充材料。
10點整,何艷穿上法袍准時在第九法庭開庭審理另一起案件。
『我們應該對法律有敬畏感。法槌敲響的那一刻,對社會應該有一種警醒和指引,達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10年來,何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始終高標准嚴要求自己,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用忘我的工作換來一個個嚴謹的判決,在提高工作效率的情況下,『速裁』而不『濫裁』,確保每一個案件的辦結質量。
很少午休是她給家庭最大的溫柔

休庭後,已是中午時分。何艷到食堂用完午餐,快步回到了辦公室,接著准備下午開庭需要的相關材料。
何艷很少午休,似乎已經成為了她的習慣。她要擠出時間,下班後能夠更好地處理家庭事務。
法官、軍嫂、兩個女兒的媽媽、母親的女兒、公婆的兒媳,對於擁有多重身份的何艷來說,要扮演好每一個角色談何容易。
作為一名軍嫂,家裡家外的大事小情,何艷幾乎指望不上極少在家的丈夫,然而,緊張且忙碌的工作又讓她分身乏術,所以當日事當日畢、按時下班便是她給予家庭最大的溫柔。
而作為兩個女兒的媽媽和公婆的兒媳,何艷心中則充滿了愧疚。『公公婆婆都很支持我和愛人的工作。白天,兩個孩子都是由公公婆婆幫忙照料的;晚上,我負責帶孩子,既可以緩解公婆一天的辛苦和忙碌,也可以有更多時間和孩子相處。』
民事案件必然會涉及到許多家庭糾紛,當被問及這類案件是否對自身情緒造成困擾時,何艷認為,自己不僅擁有一顆『大心髒』,而且能做到辯證的看待這類案件。『這些案件,讓我更有能力處理好家庭關系,因為只有婆媳關系、夫妻關系和諧了,工作起來纔會沒有後顧之懮。』
我們法官的初心不會變!

13時40分,看完卷宗的最後一頁,何艷又來到了第九法庭,開始審理案件。一個小時庭審結束後,何艷匆匆來到執行局,與執行法官就兩件執行異議案件交流了意見。15時,何艷與書記員到西城區送達傳票。
兩個小時,只成功送達一份傳票。何艷不禁笑著安慰氣鼓鼓的書記員:『都說送達難、送達難,咱們回去多找線索、多送幾次,就不難了。』
對於一名法官而言,司法為民絕非一句響亮的口號,而是一道需要用每分每秒去持續論證的長命題。
何艷說,我和院裡的其他法官沒有什麼不同,大家都是生活和工作的多面手,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忙碌著、工作著、奉獻著。
『誠然,每一天,大家辦理的案件在變、接觸的當事人在變,可永恆不變的是我們司法為民的初心和公正司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