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9日訊 春,草木萌動,廣袤大地處處盎然,綠草如茵;
春,一元復始,蘇醒大地桃紅柳綠,盡顯生機;
春,代表著新的開始,代表著新的希望……
就如梅裡斯達斡爾族區現下呈現給世人的身姿,魅力與神韻盡顯,朝氣與活力四溢。
結構調整日漸完善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3月中旬,梅裡斯達斡爾族區雅爾塞鎮鮮明有機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育苗基地內,合作社社員早早便為鋼架大棚進行扣棚,以此拉開今年春耕的序幕。由於天氣原因,今年的扣棚減少了清雪環節,比往年節省了一半的時間,故社員們更多的是緊抓育苗大棚質量,嚴格按照農業標准操作,提高大棚的塑料壓實和穩定性,保障後期培育壯秧苗的安全。
鮮明有機水稻合作社理事長禹錫在介紹,合作社今年所需的育苗秧盤、苗床土等此前就已准備妥當,目前秧盤擺放、覆土等項工作已經展開,水稻育苗、種植等也將根據節氣和氣溫變化有序進行。
3月下旬,梅區榮勝村紅參胡蘿卜種植基地的廠房裡,伴隨著機器轟鳴聲,一卷卷紙帶在機器上與種子纏繞,經過排種、擰繩、卷繩三個環節,種子纏繩在機器作業下完美結合。就是這樣一條條裹纏著種子的擰繩,正在編織著黑土地上新的致富夢。合作社理事長孫鳳全說,應用胡蘿卜種繩直播技術,避免了傳統條播技術用種量大、缺苗、斷苗、間苗成本高等弊端,極大提高了播種質量,節約種子、人工成本,還可提高胡蘿卜商品率,可謂一舉多得。
當說起合作社發展態勢時,孫鳳全興致滿滿。去年的大豐收讓合作社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冷庫中還有部分為山東、北京、上海、廣州、臺灣乃至俄羅斯等地反季銷售的胡蘿卜在整裝待發。知名度大大提昇後,合作社還順勢於2018年年底與山東萊陽等地簽訂了3000噸胡蘿卜、1000噸白蘿卜銷售訂單。孫鳳全說,今年在種植規劃上他們也將更加多元,除了主打的胡蘿卜外,水果蘿卜、白蘿卜、馬鈴薯、甘藍等蔬菜品種均要上馬,借助已積累的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寬市場並降低單一品種可能帶來的市場風險。
3月26日早6時,天邊剛露出魚肚白不久,梅裡斯鎮言約菇娘種植合作社的育苗大棚裡已是笑聲連連。此時,社員們在趕著播種、育苗,三五顆籽伴著細沙培到秧盆中,靜待三五天,一株株嫩綠的秧苗便會破土而出。而遠處前幾天撒下的菇娘籽,已經迫不及待地露出它們嫩綠的枝芽,一眼望去,整個棚裡過半都已經充滿了綠意。
言約菇娘合作社理事長關麗丹介紹說,為了今年能有個好收成,春播還未開始,合作社就請來技術人員,安排社員利用今年氣溫高、回暖早的有利條件,抓緊撒籽育苗,並且根據市場需要適時調整了種植品種。由於去年遭受風災致使產量有部分降低,但菇娘在市場上的認可度,尤其是在南方市場上受追捧的程度卻沒有改變,這是他們的信心所在。所以,今年合作社准備在生產技術上進行革新,使秧子矮稞、粗壯一些,間距再找好一些,避免受風災和凍災影響,保證品質和產量。
……
看過達鄉各個種植經營主體,只要稍加留意便會發現,隨著春的步伐挺進,各合作社均有著不小的動作,似乎『求新求變求突破』成為了這裡備耕生產中絕對的主旋律。在梅區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副主任王索彬的辦公桌上,記者見到了一份《梅區2019年主要蔬菜種植意向調查表》,同樣也在印證著這個事實。
據統計匯總顯示,素有齊市『菜籃子』之稱的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在種植結構中今年將更進一步向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上傾斜,如大白菜種植面積將由2018年的2萬畝增加至今年的2.6萬畝,甘藍將由0.1萬畝增至0.2萬畝,大蔥將由0.6萬畝增至0.8萬畝,大蒜將由0.4萬畝增至0.6萬畝,胡蘿卜將由1萬畝增至1.2萬畝,菇娘將由1萬畝增至1.2萬畝等。
王索彬介紹說,今年梅區的農業生產呈現出了很多喜人的變化,之前提及的經濟作物比例提昇只是其一,再如借助大豆振興計劃,當地大豆種植面積也將由2018年的6.8萬畝增至13萬畝。此外,諸如與山東萊陽蔬菜商會合作的達呼店鎮7000多畝窩瓜種植、緣億蔬菜種植合作社引進的黃金西紅柿、紅星盈果蔬小鎮探索的嫁接桃等,都具有全新屬性,這些都是在梅區種植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品種的持續優化,正是當地種植結構更加多元的表現。
在標准化規模種植方面,今年的成績更加斐然。梅區自2017年開始推進『千畝連片』蔬菜種植計劃,在2018年,超千畝的連片蔬菜種植主體共有9家,種植面積為13497.9畝,今年則增長到13家,種植面積更是增至30830畝,增幅比例超一倍。在設施農業上當地也有所推進,截至3月11日統計顯示,今年溫室新增5棟、大棚新增19棟,總數分別達到了217棟、488棟,溢價增收能力進一步得到提昇。
聚焦產業項目發力食品加工粗具雛形
食品加工,對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和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由於缺少食品加工項目,發達地區對整個東北的印象都是『菜帶泥賣』『豬帶毛賣』『捧金疙瘩賣白菜價』,市場意識差。
近年來,梅區充分利用和發揮資源優勢、地域優勢謀發展,堅持問題導向破解發展瓶頸,深入實施了『一二三四戰略』,緊緊結合市委『百萬千』產業倍增計劃,確定今年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年』,明確了在產業項目建設上聚焦發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持續用力、在深化改革對外開放上持續用力、在提昇民生保障水平上持續用力的『一個聚焦四個持續』全年重點任務。比照齊齊哈爾市確定的12個重點推進產業,全力推進立區主導產業和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圍繞產業發展的全鏈條、全過程,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和綠色特色食品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質增效為基礎,以『抓三品推五化』為路徑,實現優質農產品的價值提昇,不斷提昇全區一產的發展水平,並最終實現梅區『中央大廚房』和『最佳旅游目的地』的發展目標。
領導乾部認識的高度決定了梅區的振興出路,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了梅裡斯達斡爾族區的發展速度。圍繞開展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梅區切實查擺制約發展的原因,問政於民、問政於企。並於2018年年底由主要領導率各鄉鎮、涉農部門及部分村支部書記趕赴山東昌樂縣、淘寶大學總部、杭州安吉縣等地考察學習。在考察中解放思想,在考察中尋找差距,在考察中明確梅區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今年,市委把『十個一批』作為全年工作的抓手,明確提出『聚焦發展、聚焦經濟、聚焦重大任務和重大項目』。為此,梅裡斯把解放思想作為解決梅裡斯經濟發展各項難題的『金鑰匙』,抓住當下這一輪高質量發展的大好機遇,確定在重點產業項目建設上聚焦發力。為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還專門下發了《招商引資項目線索征集表》,實施了『領導+部門+項目』工作機制和項目推進落實『三聽一看兩兌現』工作機制,全區上下統一思想和行動,四大班子齊上陣,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拿出破釜沈舟、背水一戰的信念和勇氣,全黨動員、全民參戰,九牛爬坡個個用力,不斷謀劃一批、跟蹤一批、簽約落地一批、推進建設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據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副區長、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園區辦主任曹福利介紹,由於受資源要素制約、物流和人工等生產要素成本的上昇影響,『糧』與『食』的產業布局趨勢,在全國范圍內都正在發生著較大的調整,正逐步向環境承載能力強的區域擴散。梅裡斯作為傳統的城區近郊區,發展大工業或許不具基礎,但在與都市生活緊密相關的都市農業方面卻能有很大作為,尤其是順勢發展食品加工產業,正當其時。為此,梅裡斯在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區上重點投入,做好載體、做足宣傳,儲能蓄勢。
曹福利坦言,從宏觀上看,整個東北三省幾乎都屬於環境相似區,承接產業轉移對他們來說是天時地利,對其他地區來講也未必就不是機遇。都說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怎樣能打破南北的地域隔離和文化差異,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吸引相關企業入駐,甚至是形成企業自發集聚的鏈條式引進,考量的就不僅僅是園區硬實力的打造,還有與之配套的一系列的招法,而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則是發展的意願是否強烈。
3月5日,梅裡斯達斡爾族區政府同廣州粵旺農業集團在廣州市粵旺集團總部簽訂了《農業產業化綜合項目投資合同書》,至此,由廣州粵旺農業集團在梅裡斯達斡爾族區投資5億元的農業產業化綜合開發項目正式簽約落地。
廣州粵旺農業集團是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和國家高新科技企業,目前總資產50億元,年銷售30億元,是集食用菌、蔬菜、中藥材種植,畜禽水產養殖,生鮮食材配送,農業科技研究與品種研發、育種、選種試驗示范、推廣應用於一體,完全擁有全產業鏈體系的現代化科技農業集團公司。粵旺項目主要由廣州粵旺集團在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建設實施以種植、加工、倉儲、旅游、技術研發和科普示范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綜合項目,一是規劃建設以加工大豆即食品和多?提取為主產品的農產品加工廠;二是配套建設中央廚房、倉儲中心、冷鏈物流和商貿研發等基礎設施;三是創建一處面積為2000畝的種植示范基地試種其具有國家專利的富鉬大米。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梅區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龍頭標杆企業,可有效帶動和打造農業科技品牌,促進產業昇級,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粵旺項目的成功引進,有承接產業轉移當中梅區與粵旺集團互補的現實需要,也有梅區當地勤修內功後得償所願的必然。而實際上,如今在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區內,為達鄉經濟助力騰飛的引擎已經開啟。
在尚宏北藥科技有限公司,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各項籌備,如今洗藥機、潤藥機、高速裁斷往返式切藥機、轉盤式切藥機、熱風循環烘箱、篩選機、?藥鍋、化驗室等設備和專業人纔都已准備就緒,黃?、防風、甘草、白芍等9個品種的中藥飲片產品,在5月份即可正式投產;在嘉世源葡萄酒有限公司,40噸高端冰酒、60噸紅酒已完成發酵,處於陳釀狀態,『北冰紅』『威代爾』及葡萄汁等系列產品也將於今年5月份進行灌裝,制成成品面向市場,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邢佳寶對於年產冰酒1000噸,產值3億元的目標信心堅定;在寒土蔬菜有限公司,為搶抓秋季蔬菜加工冷藏黃金期,工作人員正在加緊安裝速凍冷藏庫的鋼結構頂棚,預計9月初可以正式運行;緣億蔬菜、優百商貿、九洲環境能源、廣州粵旺等續建新簽項目也將在4月份陸續復工開工……
聚焦發展,砥礪前行,積跬步終可至千裡。當前,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區的推進勢頭盡如所期,奮力發展的要素已經配齊,昂首挺進的動能正形成合力,可以預見,稍加時日這裡必將發生翻天覆地般的變化,令人不自覺地便會對它的未來充滿更多期許。
配套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斬獲人心
農業的產業優勢,夯實了食品加工業的基礎,食品加工業的騰飛,則會令梅裡斯整體的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實現地方經濟增長的彎道超車和持續有力。眾多龍頭企業、朝陽行業緣何會將投資觸角落在梅裡斯身上,或許與這裡解放思想、轉變發展思路、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等不無關系。
今年是市委確定的『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年』,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區委也明確今年首要任務就是在產業項目建設上聚焦發力,『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為梅裡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助力。其中,完善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區的服務設施建設和形象建設、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項目建設進度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當地在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還在項目建設上安排專人作為聯絡員與企業對接並跟進服務,力求做到情況有人掌握、訴求有人回應、問題有人解決、現場有人維護,將『服務』姿態展露無疑。
今年年初,為貫徹落實省市深化開發區改革任務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將梅裡斯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納入全市『一區三園』整體規劃,並按照政策共享、屬地管理的方式,實現了『一區』與『三園』之間資源共享、品牌公用、信息互通、產業互動,形成相互關聯、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在引領全城創新發展的同時,進一步促進區域之間的緊密合作、協同發展。梅裡斯也緊緊抓住齊市與廣州市對口合作契機,不斷加快推進齊齊哈爾市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孵化器建設。在園區的規劃設計定位上,聘請專業規劃設計部門對園區進行規劃,按照『產城融合』的發展模式,突出園區形象建設,把園區整體形象和企業個體形象進行包裝策劃,將園區與齊市一體規劃、同步推進。將原5.488平方公裡的園區擴容至16平方公裡,提昇承載能力,並繼續完善要素配置,提昇服務能力,最大程度滿足企業需求。同時,實施『飛地經濟』帶動行動,利用齊齊哈爾是『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上重要節點城市的優勢,探索建立自貿區、跨境物流區、廣州特色產業園,用宜居、宜游、宜養的優美環境來吸引人纔,用政策、資源、人力的成本落差來吸引企業。
改善營商環境意味著公共服務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全面優化,只有解決好民營經濟發展問題,優化好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纔能有效夯實穩增長快增長基礎。梅裡斯堅持將營商環境的優化作為全區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下大功夫、下真功夫,以客商需求為基准,把全區公務員全部變成『服務員』,其目的就是提昇吸引力、加強競爭力,借此來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轉型昇級。而這一切,也正是李克強總理曾強調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基層寫照。
梅區政務服務中心作為對接服務企業的窗口單位,自成立以來,積極創新服務方式,不斷提質增效,著力推進規范化、標准化建設,著力打造事項透明、環節最簡、流程最優、效率最高的審批服務環境。2016年,梅區政務服務中心在全市16個縣區中率先開展服務標准化試點工作;2017年11月,區政務服務中心遷入新址;2018年,梅區政務服務中心一窗式綜合受理中心綜合受理窗口喜獲市總工會表彰的『齊齊哈爾市五一巾幗標兵崗』榮譽稱號;2019年,經過省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准化試點驗收組考核驗收,成為全省縣區級政務服務中心中首家通過驗收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准化試點單位。梅區政務服務中心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已初步形成服務質量目標化、服務方法標准化、服務過程程序化的服務新格局,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不僅是服務質量的提昇,更是營商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
3月19日下午,梅區政務中心市場監督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員為齊齊哈爾粵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審批開啟綠色通道,采取容缺預審和延時服務,協調上級部門特事特辦,從收件、核名、審批到出件,僅用時3個多小時,就讓齊齊哈爾粵旺公司拿到了營業執照,速度之快讓前來辦理執照的粵旺集團工作人員直呼意想不到。
3月28日,齊齊哈爾粵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國強來到梅裡斯剛滿一個星期,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梅區經合局辦公室主任高雲山的陪同下,在印章制作門店等候最新制作的單位公章。徐國強對記者表示,他到來的這一個星期,無時無刻都在感嘆當地對招商引資企業的誠意和無微不至的『保姆式』服務。從營業執照3個多小時辦理,到後續的一事一議,從研究村包地,到刻公章、稅務登記、銀行開戶,不僅委派專人全天陪同辦理各項前期事宜,區領導還每天與他通話,過問有何難處需要協調解決。
『集團總部對於在梅裡斯的投資項目非常重視,也很感慨這裡浸潤心田一般的優質服務,現在我們正在加班加點進行前期鋪墊,預計5月初集團工程部即可到位開工建設,而且集團也期待進一步加強雙方在相關領域的溝通與合作。』徐國強說。
點點滴滴方能說明問題,正是這些熱心熱忱服務企業的事例,纔展示出了梅區為謀發展而做出的改變,纔打造出了如今營商環境的良好口碑。而梅裡斯也正是憑借在全省縣區級政務服務中心中首家通過驗收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准化試點的軟實力,帶給所有客商以最美好體驗,贏得人心,贏得未來。
梅裡斯,全國唯一的市轄達斡爾族區,三百年滄桑巨變,三百年奮進開創。三百多年來,達斡爾人沿嫩江兩岸逐草而居、尋水而漁,用勤勞質朴的民族性格開墾著這片美麗富饒的農耕文明,書寫了一個古老民族的生命印象。如今,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承載著達斡爾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又躊躇滿志,正以昂揚之姿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