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法官故事|1993年,我調入法庭工作......
2019-04-10 09:15:10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磷礦是位於雞西市梨樹區西南方向的一座大型礦山,那是生我養我的第一故鄉。那裡留給了我無數的記憶,傾注了我太多的感情。

  特別是在磷礦法庭工作的那段歲月,是我人生旅途中很重要的一個驛站,每每想起那些揮不去、忘不掉的往事,常常讓我在唏噓感嘆之餘一次又一次地走進記憶深處……

  1993年,我從磷礦硅線石浮選車間調入法庭工作。

  當時我們法庭共有3個人,庭長姓費,助審員姓鄒。她們都是我的老大姐,我是法庭書記員兼法警。

  法庭的辦公用房是礦上用西山坡一棟閑置的家屬房改建的,面積不足30平方米,既是辦公室,又是調解室,還是審判庭。室內除了3張辦公桌、5把椅子、1部電話外,基本沒有多餘的物件。條件雖然異常簡陋,但是卻絲毫不影響我們辦案。

  當時我們審理的案件都是些離婚、債務、賠償、勞動報酬等民事案件。

  在辦案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的案件和當事人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調處各類矛盾糾紛,既有和風細雨,又有酷暑嚴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法,盡量做到案結、事了、人和,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我們法庭受理的案件,一般都是簡易程序的,大多都以調解和撤訴方式結案,因而,我們的辦案效率很高,從程序到實體,每個環節、每個節點都能達到規定要求,每年結案率100%,我們三人也年年被院裡評為先進乾警。

  法庭地處偏遠,各方面受條件所限,在立案、文書送達、案件執行上並不一帆風順。但無論面對什麼困難與阻力,我們都能滿足當事人的合法訴求。

  因妻子與婆婆關系不好,石墨采區職工侯某連續一年多不給付贍養費,公婆決定起訴兒媳。

  可是,兩位老人住在山溝,體弱多病,走不了遠路,無法到法庭立案。老人所在的委主任將這一情況反饋到法庭後,當天是零上30度的高溫天氣,費庭長領我沿著崎嶇的山路,艱難地翻過一座大山,找到侯某的父母家,為其上門立案,讓侯某的父母不出家門、不用求人就能打官司。

  費庭長為緩和婆媳關系,多次往返於侯某和其父母家進行調解,反復做疏導說服工作,最終解開了雙方的矛盾癥結。侯某的妻子按月給付公婆100元錢,幫助乾家務活兒。曾經積怨較深,一度成為冤家的婆媳終於流著淚擁抱在一起。

  有一起王某訴胡某離婚案件,胡某在與王某分居時就停薪留職,後來賣掉了磷礦的房子,帶著不滿3歲的孩子回滴道父母家居住,因此,我們聯系不上他,無法送達開庭傳票。

  王某找胡某的朋友打聽到了住址,我就和王某再去一趟滴道區送達開庭傳票。那天,我們頂著漫天清雪和刺骨的冷風,幾經周折找到胡某,成功送達了開庭傳票。

  在法庭工作的幾年中,辦公條件未能得到較大改善。特別是法庭搬到礦文化宮那一年,一度停止供暖。嚴冬季節,法庭所有的窗戶都結滿了厚厚的霜花,諾大的空間處處彌漫著冰冷的寒氣。

  我們手腳凍得受不了時,就起來跺跺腳,用嘴呼出的熱氣暖暖手,有時戴上棉手套記筆錄。有一次,我審理一起離婚案件時,因調解時間過長,鋼筆凍得不下墨水,只能用打火機邊烤邊記筆錄。

  整整一上午,我忍著飢渴挨著凍,總算將該案審理終結。

  當看見這對夫妻重歸於好,幼小的孩子又得到了久違的母愛時,我心裡湧動著一股暖流,為自己又挽救了一個瀕危破裂的家庭倍感欣慰。

  我十分珍愛在磷礦法庭4年的工作,因為法庭肩負著化解矛盾、裁決是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神聖職責,使命光榮。至今想起那段歲月,心裡還十分留戀。老大姐、老領導對我悉心指導永遠烙印在我的心中,促使我不斷學習、歷練、進步和成長,更加崇尚法律、忠實法律,為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積極努力。

  在法庭的這段工作經歷,是我一生中的寶貴財富,法庭人的優良傳統永遠激勵著我奮力前行。

責任編輯:郭麗穎

【東北網專欄】黑龍江省法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