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我省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通知來了 民辦學校不得提前選擇生源
2019-04-12 17:54:34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12日訊(記者 王春穎)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引導學校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所有學校(含民辦高中)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通過學區制管理、集團化辦學、學校聯盟、名校辦分校、委托管理、九年一貫制學校等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努力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問題;推動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工作;壓縮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規模,至2020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今日,省教育廳向各市(行署)教育局印發《黑龍江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通知》圍繞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規定,嚴格規范普通高中招生行為,紮實做好中考組織管理工作,規范特殊類型招生,保障特殊群體接受義務教育,建立招生入學工作預警制度,落實『十項嚴禁』紀律要求等方面做了詳細規定。

  《通知》規定,各地要嚴格落實《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規定,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各地要認真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 『讀經班』 『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

  《通知》要求,要堅持免試就近原則,為每所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科學劃定服務片區范圍,推動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學規則,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小學入學一般采取登記入學,片區內戶籍符合條件的准一年級適齡兒童應全部免試登記入學。初中入學一般采取登記或對口直昇方式入學。采取登記入學方式招生的,要科學合理劃定學區范圍,實現戶籍地學生全部免試就近入學;采取對口昇學方式招生的,對口小學符合條件的學生全部昇入對口初中,不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地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至相應初中就讀,統籌原則和方式要廣泛征求意見,得到家長和社會認同。對在校生超過2000人的『大校額』學校及熱點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各地要探索通過多校劃片、電腦隨機派位、『兩個一致』(適齡兒童戶籍與其父母戶籍一致;戶籍地址與住房產權證或公有產權住房承租證一致且住房產權人或公有產權住房承租人為適齡兒童父母或其監護人)等辦法控制起始年級班級和招生數,逐步消除義務教育階段大校額,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機會公平。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都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各地要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管理,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堅決防止對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衝擊。民辦學校應在核定的招生計劃與范圍內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引導學校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

  《通知》明確,要規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所有學校(含民辦高中)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招生范圍、招生計劃、招生時間、招生方式進行統一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完善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學校政策,並進一步提高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昇入優質高中比例。

  《通知》要求,要繼續壓縮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規模,至2020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嚴格規范公辦普通高中『國際部』(或『境外課程班』)招生行為,納入統一招生管理,實行計劃單列,錄取分數應達到同批次學校錄取要求,學生就讀期間不得轉入普通班級。

  此外,《通知》還明確,要通過學區制管理、集團化辦學、學校聯盟、名校辦分校、委托管理、九年一貫制學校等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努力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問題。通過開展城鄉對口幫扶、加強鄉村校長教師培訓、利用信息技術共享優質資源、將優質高中招生分配指標向鄉村初中傾斜等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補齊鄉村教育短板。小學、初中起始年級按照不超過國家規定班額標准招生,嚴格控制存在大班額、大校額學校的招生計劃,合理分流學生,嚴禁因為控制班額而產生虛假班額,推動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工作取得更大進展。

  《通知》規定,落實『十項嚴禁』紀律要求,即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招生結束後,學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采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昇學率,教育行政部門也不得對學校中高考情況進行排名,以及向學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績數據;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