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葦河荒地栽上萬畝紅松堅果林
2019-04-18 14:16:0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學軍胥晨趙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嫁接培訓。胥晨攝

  黑龍江日報4月18日訊 4月春風吹,又到造林時。

  今年的造林綠化,葦河林業局有限公司准備在退耕還林荒地、疏林地上,栽下萬畝紅松果樹苗。

  他們依托8000畝的退耕還林荒地和3000畝的疏林地,栽種嫁接培育紅松堅果林。一般嫁接10年後,紅松逐步進入豐果期,隨著樹齡的增高,松子產量逐年遞增,紅松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鐵杆莊稼』和綠色銀行。據測算,15年左右紅松結實的中期,萬畝紅松堅果林5年收入約15486.75萬元;到了紅松結實豐產期(21年後),年收入將達4500萬元。

  『一次投入長期收益』,這就是葦河林業局有限公司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賬。不僅符合林區改革和轉型發展實際,更符合林區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共同需求。

  2018年,榆林、平林自屬苗圃已經開始育紅松種苗450畝,其中成苗近40畝;青山林木種子園實驗基地苗圃內的2萬株嫁接紅松、12萬株紅松穗條,這些自給自足的紅松用苗,都使『萬畝紅松堅果林』工程有了堅實的基礎。

  葦河林業局青山林木種子園,是我省五大林木良種繁育基地之一,有著三十餘年的紅松堅果嫁接實踐經驗,成功營建了紅松、樟子松、落葉松等七個樹種的無性系種子園。獲得了原國家林業部『全國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先進單位』和『紅松育種資源選擇及促進結實』科技進步二等獎。過硬的科研隊伍和成熟的實踐經驗,將為打造『萬畝紅松堅果林』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橕。與此同時,由職工從事『萬畝紅松果林』的嫁接、撫育和管護,既可以修復區內生態、實現產業轉型,又可安置職工就業,實現企業和百姓共同致富。

  經過1年栽種、3年嫁接,紅松果林7年可以采果、10年到達豐產期。葦河林業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韓建軍告訴記者:『到這萬畝紅松果林成林,我們就基本可以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豐收了。』

  此時,葦河林業局有限公司所屬山上十個林場已經行動起來,二十天時間裡,昔日的荒地、疏林地已經基本完成樹苗栽種的准備工作,只待氣溫一到就開始種樹。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