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0日訊(記者 遲亦達 印蕾 姜姍姍)4月20日,《星星的孩子不孤獨—藍色行動關注自閉癥兒童》公益講座在哈爾濱博能集團舉行,臺灣新北市早期療育機構督導、游戲治療師林菱佩為大家深入破解『星寶』們的內心世界。


林菱佩曾任職臺灣自閉癥基金會主任,是臺灣自閉癥社交技巧的教師,臺灣衛生部居家照顧的督導,先後從事自閉癥兒童、青少年、老年的康復治療、社交技巧、關愛服務工作,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先後在北京、廣州、深圳、杭州、廈門等地開展過自閉癥講座,為殘聯、特殊學校、醫院、家長長期進行特殊教育、游戲治療等方面培訓,深受業內機構認可和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喜愛。此次受省殘聯和哈爾濱市博能集團董事長賈秀芳邀請,林菱佩專程來哈進行公益講座。

在為期三天的公益講座中,林菱佩將分享臺灣自閉癥者的生涯規劃模式;幼兒到青年四階段社交技巧教學模式;有效培養孩子未來職業能力的方法。通過文字、視頻及解說,讓大家看到『星寶』的生涯發展藍圖,讓老師和家長更加了解『星寶』生涯發展的階段與任務,從而引導大家如何面對及應對孩子在不同周期所表現的不同狀態,為老師和家長開闢一條新的路徑,讓家長及老師們獲取更多相關知識。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有社會交往、語言溝通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性、重復性行為等癥狀,成年後的自閉癥患者,通常無法與人正常溝通,很難融入社會。自閉癥患兒也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3》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自閉癥發病率達0.7%,目前已約有超1000萬自閉癥譜系障礙人群,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約有200多萬。自閉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治愈案例,而且沒有特效藥物,只能早發現,早乾預。目前國際公認的自閉癥治療途徑,康復教育訓練仍是重點。早期乾預訓練以改善交流、認知、行為、情緒為重點,同時著眼於生活能力的養成。父母和家庭的積極參與是早期乾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兒童的智力水平越高、乾預的年齡越小、訓練強度越高、自閉癥程度越輕,治療效果越好。所以,提倡盡早開展訓練,抓住最佳時機,盡量提高患兒的能力。不予治療的多數自閉癥兒童預後較差,半數以上會發展成終生智力殘疾。小部分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改善。
哈爾濱市博能集團董事長賈秀芳表示,博能集團長期以來一直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特別是在扶貧助殘方面,公司每年拿出10%的利潤開展精准扶貧,十多年來累計捐款3000餘萬元,救助黑龍江省貧困母親、大學生、環衛工人、殘疾兒童、孤困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群體。為幫助更多腦癱患兒的貧困家庭,博能集團已成立兩家腦癱患兒康復中心,對腦癱患者的康復治療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下一步,博能集團計劃開展救助自閉癥兒童的相關項目,積極主動參與救助,幫助自閉癥兒童家庭走出困境,改善自閉癥人群的社會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