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1日訊 冒著春日裡的霏霏細雨,4月17日下午,記者走進黑龍江鴻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粉碎車間、糖化車間、發酵車間、蒸餾車間,工人們正在機臺前有序操作,食用酒精生產線、燃料乙醇生產線、高蛋白飼料生產線上,產品正在源源不斷生產出來。
位於訥河市拉哈鎮的黑龍江鴻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20億元,項目一期投資8億元,於2017年3月開工,邊征地拆遷邊施工建設,當年12月末完工投產,實現了當年洽談、當年簽約、當年一期投產。2018年加工玉米100萬噸,生產食用酒精30萬噸,實現產值14.9億元、稅金4000萬元。
作為齊齊哈爾市重點招商引資企業,黑龍江鴻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四川鴻展集團投資建設,擁有先進的高端生產設備上千套。公司依托集團20年酒精生產經驗,吸納國外公司先進生產理念,形成了先進的鴻展酒精、飼料生產工藝,整體工藝和生產設備均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生產產品均優於國家標准要求。
談到來到訥河落戶發展,公司副總經理劉永家說,我們來黑龍江投資建廠,就是看中了這裡的政策優勢、原料優勢和物流、銷售優勢。公司項目涉及玉米加工、環保與廢棄物綜合利用、節能等多方面,享受國家多種扶持政策及補貼。黑龍江擁有充足的原糧產量,是酒精原料玉米的主產區,原料供應充足成本較低。公司在2018年進行訂單農業試點,保底價收購訂單農戶玉米,借助金融和擔保支持,擴大基地種植,保障糧源穩定供應。目前,公司擁有2條鐵路專用線,自備鐵路槽車300輛,貨運可輻射全國,能夠快速滿足不同區域客戶需求,離俄羅斯口岸二百多公裡,可通過中俄貿易通道走向世界。
為創新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增收,訥河市拉哈鎮與黑龍江鴻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創辦的訥謨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展合作,通過『企業+基地+農戶(家庭農場)』,支持556戶農民以10407畝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業公司,用現代化農業生產方式進行生產。為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將鋪設田間路10公裡,同時把中央獎補資金平均量化到每個入社農戶,作為農民乾股投入到農業公司,支持公司發展生產,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的增值收益,實現利益共贏。
拉哈鎮黨委書記肖佔勝向記者介紹,為實現帶動農民增收的目的,拉哈鎮政府積極探索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為主要方式,建設『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改革試點,推廣股份合作型利益聯結機制,強化企業聯農帶農激勵機制。以玉米、甜菜等優勢產業為重點,分產業共建設2個訂單協作性利益聯結機制試點和1個股份合作型利益聯結機制試點。今年春耕前,入股農民每畝450元的保底收益已發放到手,同時享受每畝20元保底分紅,秋後根據收益情況還將進行二次分紅,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的增值收益,實現利益共贏。
據介紹,由於政策利好、原料充足,黑龍江鴻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二期項目已於2018年4月開工,今年3月末建成投產。項目投產達效後,年可生產食用酒精30萬噸、燃料乙醇60萬噸,同時可將訥河周邊近300萬畝玉米吃乾榨淨。
大企業的落戶,拉動了當地相關產業集群建設,進一步增強鎮域經濟發展活力。2018年拉哈鎮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萬元,比2017年同比增長8.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萬元,比2017年同比增長7.3%,鎮域經濟得到較好發展。
隨著企業不斷壯大,吸引了許多外省技術人纔前來發展。今年24歲的張士珺是吉林松原人,在長春讀完大學後,看到企業招聘消息後,經過層層選拔,現在他已是企業儀器自控車間的技術員,每月工資近4000元。目前,在企業工作的外省技術人員達到近百人。
在吸引外地人纔的同時,也使拉哈鎮外出創業的人纔紛紛回流,集聚到企業施展纔能。今年30歲的趙爽是拉哈當地人,在大連讀完大學後,一直在外地工作。聽到家鄉有大企業落戶發展的信息後,她通過招聘來到企業工作。目前已在人力專員崗位工作一年多的趙爽,說起回到家鄉工作,十分動情:『回到故鄉工作,免除了在外奔波的辛苦,還能就近照顧老人,孩子也在本地幼兒園上學了。我們對眼下的工作生活十分滿足。』
作為國家首批建制鎮,拉哈鎮利用2018年被列為國家農業產業示范強鎮的契機,充分利用111國道和京加鐵路貫穿全境的交通區位優勢,發揮黑龍江鴻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鵬程北方糖業股份有限公司、三盛酒業三大支柱企業的引領作用,全力發展鎮域經濟,增強鄉鎮服務功能,創造宜居宜業環境,盤活存量資源,推進城鎮化進程,積極打造工業特色小鎮。
拉哈鎮全力提昇區位優勢,集中開展城鎮基本建設,拓寬改造主乾街道。建立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機制,完善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三位一體』公共服務,加快由技術服務型向管理和技術並重型轉變,努力適應種植規模化、生產標准化、操作機械化、服務信息化的需求。在生態宜居建設上,以改善農民群眾的居住條件、生活環境為切入點,提高了城鄉居民的『幸福指數』。
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目前拉哈鎮正在重新進行科學合理規劃,總規劃面積為13.5平方公裡,其中工業園區規劃面積為9.5平方公裡。規劃布局以居住商貿文教科研綜合服務區為核心,以橫向的站前路和縱向的通北街為園區對外道路交通的主要軸線,『多片聯動』形成生物制造區、新能源示范區、生物環保工程區等產業集群。預計到2025年,基礎設施投資15億元,修築道路11.5公裡,排水管線16公裡。入駐企業30戶,實現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100億元,實繳稅金10億元,安置就業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