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訊 整理苗床、深松土地、移栽菜苗……4月22日,隨著氣溫的回昇和備春耕工作的准備就緒,牡丹江市春耕生產進入『倒計時』階段。市農業專家建議,隨著氣象條件的具備,各地應搶抓積溫,適時轉入大田春耕生產,爭取一次播種保全苗。
年初以來,市委、市政府對做好今年春耕生產高度重視,把抓好備春耕生產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提早安排部署,提早宣傳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廣泛開展了農業科技培訓,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發動鄉鎮政府和各級農業部門主動幫助農民群眾分析市場走勢,制定種養計劃,確立增收措施,破除群眾思想顧慮,這些綜合舉措使得備耕工作得以高標准、高質量進行。在政策調動和市場機制拉動下,廣大農民種植積極性高漲,高效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今年有望繼續呈增加趨勢。
據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各項春耕准備工作已基本結束。從今年備春耕情況看,全市春耕物資、資金基本到位,種子、化肥等主要農業生產資料貨源足,到戶進度快,下擺量分別達到5萬噸和19萬噸,春耕生產所需資金已籌集25億餘元。水稻育苗工作基本結束,今年全市育苗總面積將達到474萬平方米。從氣象形勢看,4月中旬牡丹江市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光照略顯不足,土壤?情基本正常,預計本月下旬全市氣溫將繼續走高,少降水天氣,全區域水庫蓄水量接近常年,這些氣象因素為牡丹江市春耕生產和抗旱保苗奪豐收提供了有利條件。
市農業專家表示,由於牡丹江市氣候特點是『十春九春旱』,當前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情狀態,耕地進入煞漿期,應采取壓?結合為主,以防止氣態水損失,而個別低窪粘重地塊要頂漿打壟、散?晾?,提高地溫,為適時早播快播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