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鶴崗市綏濱縣通過省級評估擬退出貧困縣序列
2019-04-25 14:44:14 來源:東北網-鶴崗日報  作者:劉沫含 耿向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5日訊 近日,記者在綏濱縣獲悉,經過艱苦卓絕的不懈努力,綏濱縣有4696個貧困戶9894名貧困農民成功脫貧,使全縣綜合貧困發生率降到了0.82%。目前,該縣貧困摘帽工作已完成縣級申請、市級初審和省級專項評估檢查相關退出程序,正對社會進行公示。這標志著綏濱縣戴了多年的國家級貧困縣帽子即將被摘掉。

  自黨中央發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動員令後,綏濱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總體戰略部署,以破釜沈舟、背水一戰的決心,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舉全縣之力向貧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工作中,綏濱縣首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市主要領導訪遍了全縣所有貧困村,為綏濱脫貧指路徑、教方法、謀產業、解難題。同時,綏濱縣還成立了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和16個專項工作推進組,嚴格實行縣級領導包鄉、縣直單位包村、機關乾部包戶工作機制,全面開展『脫貧摘帽決戰決勝攻堅行動』。

  按照『精准、看病、賣糧、修路、建房、飲水、產業』七個方面工作要求,綏濱縣狠抓了欠賬短板。在安全飲水上,共完成109個村安全飲水改造工程,解決了6416名貧困群眾的安全飲水問題,全縣農村飲水安全普及率達100%。在危房改造上,完成2043戶農村危房改造,全縣所有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在硬化路建設上,共改造農村公路253.4公裡,建設村內路72.4公裡,解決了農民『出行難』問題。在文化廣場和村衛生室建設上,共完成53個貧困村的文化廣場和衛生室建設,實現了109個行政村全覆蓋。此外,53個貧困村還全部實現了通有線或無線數字電視。在環境整治上,新建路邊溝12萬延長米,綠化村屯821.5畝,完成農村室內廁所改造1050戶,設置農村分類垃圾箱1200個。

  同時,該縣還全力抓好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在醫療保障方面,與北京等4家醫療機構建立了遠程會診機制,解決了貧困群眾外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並為貧困群眾構築了『五條醫療保障線』,滿足了貧困群眾基本醫療保障需求。選派320名縣鄉村三級醫生開展了『百名醫生健康扶貧簽約行動』,解決了貧困戶因『過度治療』『盲目治療』導致醫療費用支出較大的問題。開展貧困戶大病救助和慢性病用藥救助及嚴格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以獎代補』和精神障礙患者救助四項保障政策,切實減輕了患者家庭負擔。在教育保障方面,嚴格落實『五免五助兩補一貸一改善』14項政策,全縣沒有義務教育階段因貧輟學學生。該縣還全面落實社會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各項政策和就業方面的保障,使4729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增收。

  讓貧困農民有錢賺是脫貧攻堅的重點。為此,全縣大力發展了光伏、大鵝養殖、菜園經濟等11項扶貧產業。其中在實施光伏扶貧中,建設了總規模25.6兆瓦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53個,已於2018年6月30日全部並網發電。在發展大鵝養殖中,為有養殖意願的每個貧困戶免費發放40只鵝雛,帶動養殖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600元以上。在發展菜園經濟上,引導農民利用自家小菜園種植鮮食玉米、雜糧雜豆等,帶動種植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580元以上。在發展電商產業上,構建了縣鄉村三級電商體系,帶動貧困戶652戶1372人實現增收。在金融扶貧上,共為貧困戶累計貸款7865.17萬元。在實施龍頭企業帶動上,組建了中糧貿易(綏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帶動全縣農民實現增收2000餘萬元。此外,綏濱縣還引導貧困戶大力發展林下養殖、果蔬和食用菌種植等特色產業,實現了扶貧產業全覆蓋。

  綏濱縣脫貧攻堅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各幫扶單位功不可沒。作為國家級幫扶單位,中糧集團共為綏濱縣投入資金1265萬元,發展扶貧產業,並開展了『救、急、難』行動和資助貧困黨員、貧困學生活動,累計資助2710人次。省委選派5家單位、市委選派18家單位分別組成駐村工作隊,縣級選派238名優秀乾部組成86個工作隊駐村開展扶貧工作,選派2359名幫扶責任人與所有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實現了駐村工作隊和幫扶乾部全覆蓋。2017年以來,各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單位幫助村集體謀劃發展思路109個、幫助創辦合作社29個、化解村級矛盾1196件,為貧困群眾辦實事7300餘件,累計爭取協調投入資金8392萬元。 脫貧攻堅的勝利,更得益於縣委『志智雙扶』工程的開展。在全縣各村相繼開展了『自強、感恩、文明』主題扶志教育,建立了『一約四會』『紅色文藝小分隊』,並在63個村設立了『愛心超市』。實施了『百千萬』新型農民激勵計劃,累計開展培訓216期、培訓9340餘人次,在提昇農民素質,增強實用技能的同時,更堅定了貧困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