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5日訊 拜泉縣上昇鄉團結村幅員2.8萬畝,常住612戶、1566人,其中貧困戶254人。黨支部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9人。在脫貧攻堅中,團結村黨支部強化基層黨建,帶領全村百姓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增收致富產業,帶領百姓走向富裕路。
強化基層黨建扶貧提昇紅色引領作用
團結村黨支部把建強黨支部作為精准扶貧的重要抓手,結合村情民情和黨員隊伍實際,開展了標准化黨支部創建活動。並以『黨建引領激活力、團結實乾謀發展』工作理念為總牽動,以主題黨日、黨員設崗定責、『1+10+100』黨員聯戶、『多幫一』共建等4個活動載體為平臺,以『三會一課』、黨員評議、組織生活會等3項基本制度,加上黨員政治生日、黨員積分管理星級評定、黨員『三帶』、黨員『五必訪』關愛等4項創新制度為保障,增強支部政治功能、服務功能和發動群眾、引領群眾的能力。通過持續抓、深入抓,腳踏實地向『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發展思路好、民主治理好、服務群眾好、村風民風好、制度機制好』工作目標發力。
強化產業發展扶貧提昇穩定脫貧能力
抓扶貧,必須要抓產業。團結村黨支部采取『合作社+致富能手+農戶+貧困戶』的運行模式,投資206萬元,開展小院設施農業建設,建設了67個大棚,由綠色庭院蔬菜專業種植合作社負責種苗提供、技術支持、質量控制、產品收購和指導銷售,全力發展小院綠色蔬菜種植;流轉60畝土地,規劃10棟日光節能溫室、 10棟大棚、1個露地采摘區、1個農業觀光區、1個特色種植區,利用團結村地緣優勢,大力發展綠色蔬菜、草莓、哈密瓜、西甜瓜和靈芝、猴頭等品種的種植和采摘,把團結村打造成集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果蔬公園;投資1200萬元建設250棟香菇、50棟黑木耳大棚,年產生效益550萬元。另外,還相繼實施了五鏵犁、糖化飼料、大豆和紅小豆示范田、光伏發電等項目,為壯大集體經濟、推進持續穩定脫貧,創造了良好條件。
強化民生項目扶貧提昇美好生活向往
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整治村屯環境,改善村風民風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制訂美麗鄉村示范點設計方案,瞄准生態農業觀光村,謀劃了建設『一條綠色生態觀光帶,三條主題宣傳路,兩塊科普知識活動區,三個功能小廣場,百家農戶庭院景』的總體思路,打造美麗團結田園小鎮。新建村部358平方米;購建黨員聯系點100平方米;硬化道路22.55公裡;新建廣場3個,總計3100平方米;新換柵欄11650米;安裝路燈152盞;建設日本矩形渠技術邊溝3080米;二次供水廠1個;新植綠化樹1.1萬株;新增綠化面積1.3萬平方米。實現了路邊有綠樹、樹下有花草,切實改善了村屯環境,同時強化垃圾分類和定點、定時收取,切實加強了環境綜合整治。通過建設愛心超市,采取積分兌換方式運營,定期組織人員入戶檢查,用小積分卡,引領村風民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