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商標侵權案 五常買的大米≠『五常大米』
2019-04-25 15:21:2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唐繼厚 佘雨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5日訊(記者 唐繼厚 佘雨桐)東北五常市因盛產大米而聞名天下,可您知道嗎?不是所有在五常買得的大米都能叫『五常大米』。25日,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一起『五常大米』商標侵權案件,判決鉅富公司賠償五常市大米協會7萬元。

  五常市大米協會規定,使用『五常WUCHANG』及圖『五常大米』兩個證明商標的產品必須是五常市境內『C』字開口盆地以內,龍鳳山水庫或拉林河、溪浪河水系澆灌的水田種植的大米,並具體規定了產品標准、使用證明商標的申請流程等。該商標商標於2012年4月27日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馳名商標。

  鉅富公司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開立店鋪,其店鋪主頁銷售的大米產品標有『五常大米』『東北五常稻花香大米』『東北五常長粒香大米』等字樣,銷售的產品實物亦標有『五常大米』『原料產地黑龍江五常市』等字樣。五常市大米協會遂提起訴訟,請求判令鉅富公司立即停止侵害五常市大米協會證明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賠償其經濟損失。

  訴訟中,鉅富公司舉證證明其曾於2015-2016年自五常市四季稻香合作社購進白包大米,而五常市四季稻香合作社為五常市大米協會會員單位。鉅富公司辯稱,其自五常市四季稻香合作社購進白包大米進行分包後銷售。

  法院經審理認為,鉅富公司未經五常市大米協會許可,突出使用『五常大米』及含有『五常』字樣的相關標志,易導致相關公眾對商品的原產地等特定品質產生混淆,屬於侵犯五常市大米協會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規定,雖然鉅富公司不是五常市大米協會的會員,但如鉅富公司能夠證明其銷售的大米確系來源於涉案『五常大米』證明商標限定的特定原產地,五常市大米協會不能禁止鉅富公司以本案中的方式對其商品進行標示。

  本案中,鉅富公司在天貓、京東、一號店、眾劃算等多個電商平臺銷售被訴侵權大米,銷售產品的數量多、地域廣,被訴侵權大米系由鉅富公司購入『白包』大米後進行分裝、包裝,『白包』大米的來源、產地不明。鉅富公司在本案中舉示的證據僅能證明其曾從五常市四季稻香合作社購進大米,不能充分證明其所銷售的被訴侵權大米來自五常市特定產區,依法應承擔侵權責任。法院判決鉅富公司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五常市大米協會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開支7萬元。

  普法小講堂: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具有標識商品來源地的功能,其標識商品的原產地,以表明因原產地的氣候、自然條件、工藝、制作方法等因素決定的商品具有的特定品質,本案中的『五常大米』即屬於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經營者使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應對其生產、銷售的產品來自該證明商標所標識的特定產地承擔舉證責任。如經營者無法充分證明產品來自於特定產地,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