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3日訊 全省備春耕視頻會議和泰來春耕生產現場推進會議召開後,我市認真落實會議精神,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組織各地拉開備春耕生產序幕,堅決打贏春季農業生產開局之戰。
據悉,今年,據初步種植意向調查,全市計劃種植大豆224萬畝,擴增20萬畝;計劃種植玉米48萬畝,縮減15.6萬畝;計劃種植水稻73.4萬畝,減少1萬畝;設施農業1萬畝,增加2500畝。同時,落實綠色有機作物種植面積140萬畝,落實農業『三減』高標准示范面積130萬畝,實施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11.36萬畝;統籌建設特色種植產業帶,沿伊嘉公路打造小漿果產業帶,栽培面積達7萬畝;提高食用菌集約化生產水平,食用菌生產規模力爭7億袋,黑木耳棚室達到7000棟;建設各類藥材基地97個,藥材種植改培面積53萬畝。目前,全市水稻育秧大中棚清雪扣棚1.768萬棟568萬平方米,檢修水稻智能催芽車間12個;水稻浸種催芽2947噸,智能催芽885噸,已經育苗397萬平方米;設施蔬菜正在育苗定植;播種小麥2000畝。此外,按照全省統一要求部署,如期完成了秸稈離田和田間清理任務,4月10日前已清理田間秸稈8.37萬噸。
據介紹,到4月中旬,全市已籌春耕資金8.53億元,佔需求的93.7%。其中,農貸6.68億元,農民自籌1.85億元;已經下擺化肥4萬噸、種子1.76萬噸、農膜1080噸、農藥151噸,分別佔需求量的51%、90%、96%和30%;檢修農機具2.17萬臺套。
這期間,全市共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28場次,開展指導服務120場次,諮詢指導1.8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萬餘份。其中,舉辦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培訓種植大戶、農企負責人、農民合作社骨乾、農林實用人纔200餘人;舉辦農業政策性工作培訓班,圍繞『三農』服務和農業政策性保險、農業保險補償機制等相關知識及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進行講解,培訓各類人員130餘人。
市農業農村局還出動執法車輛20臺、執法人員30餘人對農資市場進行了檢查。同時,辦理農藥經營許可證132個,出具限制農藥經營許可同意書25個。此外,他們全面開展農機安全生產監管,對大型農業機械進行檢查,對農機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農機操作人員6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