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村屯『顏值』昇級引投資青睞 人居環境治理為湯原縣注入新活力
2019-05-19 09:00:1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長虹 王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旅游公司在村裡投資建起四季采摘園。

  黑龍江日報5月19日訊 走在湯原縣湯旺朝鮮族鄉金星村,稍有留意,就會發現,乾淨整潔的村道兩旁,是『阿裡郎』『三千裡』等一個個民族風情濃郁的店名招牌;村中心廣場旁,一座現代化的泡菜產業園正在建設收尾中。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因為外出打工而差不多走空了的村落,如今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正在給這裡重新注入生機和活力。

  在湯原,不只金星村,還有北靠山村、北向陽村等眾多村莊,如今都通過人居環境改善而充滿活力和創業魅力。經過多年持續不斷地有效投入和縣鄉村三級乾部實打實的努力,湯原縣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已經走在全省前列,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已初具雛形,這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新農村建設先進縣稱號。

  政府『投入』引來企業『投資』

  『全縣137個村屯,現在有80多個基礎設施比較完善,那就是村路全部是硬化路面,路邊溝都有襯砌,村村都有路燈,房前屋後見美見綠。』湯原縣新農辦主任張少龍,對縣委縣政府歷任領導持續抓村容村貌建設情況最熟悉不過。他介紹說,3年來縣裡累計投入資金6.5億元,其中整合涉農資金2.1億元、地方配套資金1.25億元,爭取美麗鄉村建設貸款1.95億元,吸引社會資本1.2億元,這些錢都集中用於農村環境整治。

  整潔漂亮得令人驚訝的北靠山村,是湯原縣的一個標杆村。村婦女主任郭曉娟說,過去我們這裡有這樣一套嗑:『從東往西看,最爛北靠山』,這是俺們北靠山村的一個心結,自從縣裡下決心抓村屯環境整治,北靠山村兩委班子成員也立志,家要有家樣,村要有村的臉面。在縣裡的硬投入支持下,9條村道全都硬化了路面,建設了垃圾堆放場、糞肥堆放場、柴草垛堆放場、糧食晾曬場,徹底改變了以往髒亂差的模樣,成為省級衛生先進集體,晉昇為省級文明村。

  從乾淨到富美,北靠山村的顏值昇級,吸引來民間資本的青睞。

  北靠山村,距離湯原縣城9公裡,距離國家4A級景區大亮子河國家森林公園10公裡,是個絕佳的旅游線上的節點。2016年,黑龍江方圓國際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看好了這裡獨特的地理位置,大手筆投入規劃改造。他們改民房辦民宿,將簡單的農家樂改建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態園。湯原縣政府及時抓住這個難得的招商引資機會,將服務延伸,與企業共同出資建設通往景區的百裡景觀大道。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其結果是農民受益,北靠山村的農民可以以房屋入股,以房屋租賃,合同由企業與農民直接簽訂,一簽10年。現在,北靠山村民的房子增值了,房價比以前漲了10倍。

  同樣,在湯原縣北向陽村,在北京創業的尹剛,回到家鄉注冊了大亮子河餐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預計投資6200萬元開發家鄉的旅游事業。

  靠長效機制保持村屯『顏值』

  驅車行駛在湯亮公路,以湯旺朝鮮族鄉金星村為南起點,北至渠首陶花灣,途經北向陽村、北靠山村、太平川鄉竹青村、香山村、腰營林場,直達大亮子河國家森林公園,8個精品旅游區和示范村串珠成鏈,行車十餘分鍾就有一處風景入眼,和這些景色相配的,是這裡整治人居環境的長效機制。

  湯原縣將縣城周邊11個村屯污水處理並入市政管網,將8個村屯垃圾進行集中收運處理,新建鶴立鎮、香蘭鎮兩個生活垃圾處理廠,形成了覆蓋7個鄉鎮的垃圾集中處理網絡。對暫時沒有實現垃圾集中處理的鄉鎮,實施了垃圾集中收儲項目,新購置垃圾桶2000個、移動式垃圾壓縮箱3臺、掛桶式垃圾收運車3輛、垃圾中轉站2座,有力提昇了垃圾收儲轉運能力。完成鶴立鎮和香蘭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日處理能力達到4500噸。積極推行室內水衝式廁所及室外衛生廁所改造,累計完成改廁9030戶(座),佔全縣改廁任務數的62%。

  『我們的初衷只是想把村屯環境拾掇好,可慢慢發現,我們解決的不只是收垃圾倒髒水的問題,更多的是村裡人的生活習慣。』太平川鄉太華村黨支部書記徐洪洋說。

  結合扶貧工作建設宜居鄉村

  湯原縣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扶貧工作一直都緊緊相連,環環相扣。從改造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到保潔員招用,都體現扶貧優先的原則。

  張少龍主任說,今年,湯原縣將以『四清一改一綠』為重點,打響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聚焦農村生活垃圾、村內外河塘溝渠、農戶庭院、農業生產廢棄物四個重點,開展春季清潔行動,完成68個村屯、2535畝年度綠化任務。投資6608萬元,建設湯原縣第二污水處理廠。持續抓好廁所革命,選擇基礎條件好、乾群積極性高、有示范作用的中心村,整村推進室內水衝式廁所、衛生旱廁改造任務的落實,到2020年實現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