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給鄉村注入生機活力
2019-05-19 21:33: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19日訊(記者 王亮) 5月15至17日,記者跟隨省農業農村廳工作人員一路驅車而行,3天時間行駛1000多公裡,先後來到慶安縣、嘉蔭縣、鐵力市,走訪和調研農村垃圾整治情況以及村屯人居環境情況。記者走在乾淨整潔的農村道路上,看見整齊的基礎設施,聽到村民對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心聲,感受到基層乾部大乾鄉村旅游的熱情……如今,人居環境整治正給鄉村注入生機和活力。

村書記孔慶范向記者介紹。東北網記者 王亮 攝

  慶安縣共有93個行政村,通過幾年的綜合治理及精心打造,在2014-2018年連續獲得綏化市新農村建設第一名;2015-2017年獲得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2015-2017年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縣。

  在同發村,記者看到了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完善、整齊的村屯和村民外出打工留置的部分空房。村書記孔慶范告訴記者,在今年4月份同發村提出了作戰圖,發揮村集體村乾部的示范作用,發動村民自治。他表示,以前垃圾亂放的情況非常普遍,經過定期宣傳營造氛圍,開展『民主管理』、『門前三包』等措施,有效緩解了髒亂差的農村環境問題。

  保安村、民族村也走上了發展『高速路』。保安村借著『近郊城市化』的發展契機,采取『宅基地置換、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撤並4個自然屯,變成了擁有19棟多層的保安新城。民族村則是一個朝鮮族村,幾年來這個村農戶依托親緣優勢積極發展國外勞務輸出,村子早已變成了樓房林立、基礎設備完備的『致富村』。

  嘉蔭縣紅光鄉燎原村距縣城13公裡,全村現有411戶。201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7273元。國家級AAAA旅游景區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坐落於村內。據統計,2018年共接待游客2萬餘人次,旅游收入實現200餘萬元。

燎原村一角。東北網記者 王亮攝

  燎原村自2011年開始先後建設完成了居民住宅樓8棟、獨體別墅6棟,並建設了2萬平方米民俗風情廣場,配套完成了附屬設施建設,打造了民俗風情體驗區;進一步整合汪家大院、荷花漁村等11家旅游服務資源,打造了旅游餐飲服務區。

  燎原村村主任孫成文告訴記者,村內成立了物業公司,設立了專職保潔隊伍,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清運、衛生管理的長效機制,並積極開展『廁所革命』,完成了排水管網、檢查井、化糞池的建設,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後,全村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鐵力市緊緊圍繞打造美麗宜居鄉村目標,以農村垃圾整治為切入點。年豐鄉永豐村通過建設低成本的堆肥房,把初步分類好的可利用垃圾處理成有機肥料,讓垃圾變廢為寶。40平方米的陽光堆肥房,投入成本為45000元,收集的垃圾經處理後生物發酵,能變成有機肥,可覆蓋130戶左右的村民。

永豐村的堆肥房。東北網記者 王亮攝

  永豐村村支書崔達東表示,這種垃圾處理模式最重要的是讓村民自覺把垃圾分類,垃圾處理員再進行二次分類,分類好的垃圾就變成了可利用的資源。為了培養村民垃圾分類的習慣,村子專門購置130個專用垃圾桶,無償發放給村民使用,並且定期進行宣傳和推廣垃圾分類的益處。

  2016至2018年,鐵力市共投入資金3000萬元以上,在全市8個鄉鎮新建了17個垃圾壓縮中轉站,每個垃圾中轉站可輻射周邊5至6個行政村。兩年來,垃圾中轉站共壓縮轉運生活垃圾近1.2萬噸,全部運至鐵力市垃圾處理廠集中處理,有效控制了農村垃圾從產生到儲運環節對環境的污染。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