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0日訊 截至今年3月底,我省有效發明專利達22777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首次突破6件,達到6.011件。如何使豐富的『知本』轉化為『資本』,促進專利資源價值最大化,推動企業成長壯大?為『盤活』用好知識產權資源,我省積極健全知識產權運營體系,為知識產權的質押融資、轉移轉化、交易流轉等提供良好的平臺支橕,有效促進了知識產權資本化和商品化,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專利質押融資 為中小企業融資闢路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難題,而專利質押融資作為一種相對新型的融資方式,區別於傳統的以不動產作為抵押物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能夠以專利權這一無形資產經評估後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融資,對實現專利價值、服務中小微企業、助力創新發展起到重要作用。2018年,全省專利權質押登記16件,融資金額2.7億元;商標專用權質權登記9件,融資金額1.61億元,使企業通過擁有專利權、商標專用權開闢融資新渠道和獲得貸款。
盡管如此,專利質押貸款又普遍存在『風控難』『估價難』『處置難』的問題。銀行在沒有風險補償金的情況下,發放貸款的積極性不高,這是我國專利質押融資面臨的共性問題。另外,專利評估價值難判定,相關部門缺乏協同機制,銀行單打獨斗難以把風控鏈條銜接起來等均是專利質押融資存在的問題。
基於此,省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專利權質押融資工作。與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哈爾濱龍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哈爾濱市偉晨專利代理事務所等品牌服務機構對接共同推進質押融資服務。下一步將爭取我省納入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體系,對我省開放轉移轉化、質押融資、分析評議等優質資源,完善運營鏈條,在我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運營)平臺上開設專利權質押融資登記備案便捷通道。繼續采取措施促進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機構與中小企業、科技型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接,拓展專利權質押貸款業務,促進我省企業運用專利成果發展壯大。
從專利到國家 行業標准促進高質量發展
『我們自主研發的0.25米厚的房屋外牆模塊,保溫效果可媲美3.2米厚的磚牆,而且可全部采用再生混凝土澆築,真正實現建築垃圾的循環利用。』哈爾濱鴻盛集團研發中心副主任翟洪遠告訴記者。在牆體保溫節能領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使鴻盛獲得了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全國新型牆體材料節能減排示范企業、中國專利優秀獎等榮譽,被國家住建部認定為國家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
目前,鴻盛集團自主研發的200餘項專利技術100%實現了產業化、標准化,創造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保溫與結構一體化裝配式低能耗建築建造技術及其相關配套的聚苯乙烯模塊,填補了國內空白。不僅如此,鴻盛集團獲得授權的專利寫入了國家行業標准,並通過專利許可方式,在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50餘座節能房屋建造產業化基地。
鴻盛集團是我省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創造效益的典型代表。為促進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去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對外轉讓審查細則(試行)》。我省組織項目參加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2018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及2018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拓展知識產權轉化交易渠道,全省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57件,金額201.41萬元。
今年,按照『一園區一產業一導航』工作思路,省知識產權局將對哈爾濱高新區、齊齊哈爾高新區、佳木斯高新區、安達經開區4家省級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實行分類服務指導,著力開展產業專利導航,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優化產業專利布局,提昇產業核心競爭力。
知識產權綜合運用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18年,我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7%,其中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增加值領跑。知識產權的綜合運用,不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作為技術創新型企業,知識產權是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深化自主創新,打造受人尊敬的國際化公司』的重要『內功』之一。作為我省首批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齊車公司已擁有有效專利733件,其中發明專利348件。海外專利申請274件,授權128件,覆蓋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齊車公司通過建立行業知識產權優勢鞏固技術領先地位,為打造世界一流鐵路貨車企業的目標不斷向前邁進。
齊車公司取得的成果不是個案,2018年,在省知識產權局的支持下,哈爾濱通用液壓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我省16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我省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累計達到51家。新認定59家省專利優勢企業,累計達402家。哈爾濱恆通排水設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通過貫標認證,累計達到32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省專利優勢企業、貫標企業和361項企業發明專利授權、137項企業有效發明專利得到支持。
今年,省知識產權局將加強專利技術展示交易合作,與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專業機構對接,定期組織開展專利技術對接活動,促進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和實施。通過知識產權高效運用,進一步提昇知識產權支橕產業發展能力,提昇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識產權轉讓交易、轉化實施和產業化程度,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力爭使知識產權投融資額超過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