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1日訊(記者 崔昕 楊帆)20日,全省統一戰線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第五次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表彰大會在哈爾濱舉行,30位個人接受表彰。黑龍江省農墾金山河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省工商聯執委劉雅棟獲獎。

身為第三代北大荒人的代表劉雅棟一直心系墾區發展,對綠色食品深加工領域的研發、生產、銷售非常有研究,積極投身於綠色食品深加工領域的研發、生產、銷售,帶動相關產業鏈良性發展,帶領周邊職工群眾共同致富。2014年投資3000萬元創立了黑龍江農墾金山河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任董事長。
『公司是從事小漿果系列產品的種植、研發、生產、冷鏈、物流、銷售於一體的農業科技企業,公司以藍莓、樹莓、蔓越莓、紫莓等野生漿果為原材料,開發了原汁發酵酒、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化學添加劑的果汁、果乾、果醬等產品。』劉雅棟介紹說,小漿果行業在黑龍江省起步較早,尤其是藍莓領域。黑龍江不缺乏優質農產品,優質農產品也不是沒有市場,缺乏的是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營銷模式,尤其是企業主的建立品牌意識。
劉雅棟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奔走在地頭林間,把黑龍江的優質農產品做出大品牌,闖出大市場是他魂牽夢繞的理想,每次看到林區的人民生活困苦,他就感同身受。他每天不停地問自己:為什麼我省優質農產品資源這麼豐富,農民這麼辛苦,可是我們的經濟發展卻很滯後,人民富裕不起來呢?一次次的北上廣深,讓他找到了答案,龍江的優質產品一定要到大城市賣,賣給高收入的人群。找到了方向,劉雅棟同志一頭紮到了一線市場,每天從早到晚觀察研究他們的消費習慣,和他們聊天,拜訪當地有實力的經銷商,越研究越有信心,一個做強做大黑龍江優質農產品的藍圖清晰可見。
目前,黑龍江農墾金山河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地域優勢,規劃萬餘畝的原生態種植基地,通過基地加農戶的模式,以每戶種植藍莓等漿果作物二十畝計算,可以帶動500戶農民每年增收5萬元。公司自有1000噸的冷庫及物流倉儲,可以收購周邊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及林業局的野生漿果資源。10噸GMP日灌裝以及現代化全自動無菌生產線,可以確保原料的及時加工和銷售,使山河農場成為了周邊小漿果貿易的集散地,大大促進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增加政府稅收和當地百姓就業。
公司結合市場需求不斷自主研發新產品,將傳統綠色食品加工行業通過新理念、新技術帶向新的高度。並成為中國第一家食品行業售後服務五星級企業、中國四星級品牌企業。2016年起,黑龍江農墾金山河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在全國發達地區的三線以上城市開設了『果蜜鮮生態農場』連鎖直營項目,目前已達到30餘家,預計到2018年底達到100家。『果蜜鮮生態農場』整合了黑龍江多種具有特色的、代表性的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宣傳了黑龍江的資源和生態,做強了食品工業,為黑龍江的優質農產品營銷打開了新的思路,開創了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