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東京城春耕兼顧生態和經濟
2019-05-26 07:54:4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大海 沈金博 馬一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5月26日訊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時下的東京城林區,田間地頭上處處可見春耕的繁忙景象。年年春耕忙,今年哪不同?自該局提出『2163』產業發展布局以來,在轉方向、調結構中可以看到經濟林兼顧『雙效益』、食用菌穩產固農、旱改水質量興農等產業帶來的新變化。

  『靠近湖邊的地塊,必須退耕還林,撂荒地我們也栽了樹。』這個春耕季,湖西經營所山間地塊的生產場景和以往相比不太一樣!除了機械整地備春耕以外,職工在山上部分地塊裡栽起了樟子松等樹苗進行退耕還林。今年全局預計退耕還林面積9000畝,湖西經營所就佔了三分之一,達到3092畝。此外,梨樹溝、南湖等7個沿湖林場(所)對迎湖面及入湖河流兩岸耕地也如火如荼地開展退耕還林工程,大多選擇栽植以紅松、龍豐果、大榛子等經濟林為主樹苗,兼顧生態和經濟『雙效益』。

  『今年做了12萬袋,剛剛擺放下地,就等著田間管理澆澆水就行了。』東方紅林場食用菌種植大戶曹志彬說。今年天氣好,全局的食用菌戶在五一前後就已經完成了黑木耳地栽的擺放工作。黑木耳地栽作為該局的立局項目和龍頭產業,深受廣大職工群眾認可,今年地栽木耳依然保持在了1億袋以上。除地栽木耳之外,全局80座靈芝大棚也已經陸續開始擺放菌種。東方紅林場去年試種成功的4個大棚『明星菌種』羊肚菌,目前也已經掀開防寒塑料膜,扣上遮陽網,靜待菌體的破土而出……

  種糧不能只低頭看地,也要抬頭看市場。近兩年,英山和樺樹兩個林經營所的『旱改水』工程受益頗多,效益是大田作物的2到3倍,每畝可達1000元。有一些機械無法作業的地塊,林業局也按照『誰還林、誰受益』的原則,鼓勵職工退耕種果樹,營造經濟林。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