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搜 索
龍江之美『綻放』北京世園會?『黑龍江省日』搶『鮮』看!
2019-05-30 14:18:3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晁元元 蔣國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30日,為期三天的『黑龍江省日』活動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內草坪劇場拉開帷幕。

  活動以『生態龍江、和諧自然』為主題,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省農業農村廳承辦,省文化旅游廳、省貿促會、省林業草原局、省財政廳、省農科院協辦。

  郭小川曾經用一句詩贊美黑龍江:『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天上人間難尋』。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永康出席開幕儀式並講話,他用五個『最』推介大美龍江。『希望大家多來龍江走一走,看一看,品味龍江美食,欣賞龍江美景,感覺受龍江文化。』

  來自黑龍江省13市(地)的87家企業帶來了近千種綠色、優質的農產品進行推介。

  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旅游廳、省林草局、省貿促會分別做現代農業專題、中俄博覽會、哈洽會、綠博會專題、文化旅游產業、林草資源合作專題推介,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綏化分別做了大米產業、畜牧產業、經濟作物產業和鮮食玉米產業的主題推介。

  當天下午,由優勢產業縣市政府和企業做主題推介。

  『黑龍江省日』活動掀起新一輪的世園會黑龍江館園觀光熱潮,黑龍江展館展園以山林、江河、歷史、人文作為設計本源,詮釋了綠色自然·生態頤養的理念。

  現場表演。

  走過『中東鐵路』和森林棧道,人們徜徉於密林環繞、郁郁蔥蔥的多彩山林,在『烏蘇裡船歌』的旋律中,隨波踏浪,盡享自然之趣,六邊形的白色網廊更是隱喻了『雪花』的形態意象,全面展現了大美龍江的特色風貌。

  綠色食品展。

  北京世園會開園整整一個月,黑龍江室外展園和室內展館吸粉無數,『黑龍江省日』活動的舉行,在這裡掀起了新一輪的觀景熱潮,很多觀眾參加完開幕式便直奔展園,各類特色景觀空間讓人流連忘返。

  記者黑龍江省日再探營,為你一一細數世園會黑龍江元素『網紅打卡地』

  江歌漁事

  烏蘇裡江邊,漁舟唱晚,在這裡可以做一回赫哲人,靜靜品味的江畔如畫風景,新型空間網格和互承結構體系,隱喻漁網和雪花意象,展現出一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畫卷。

  植物花船

  植物造景,以景天、月季、角堇、鼠尾草、白金菊組成的花境,粉、紫、藍、橙,色彩紛呈,煞是好看。實物花藝與虛擬意境相映,靜態展示與動態演繹相合。

  水曲柳

  黑龍江園中最高、年齡最大的植物水曲柳,高17米,冠幅6米,水曲柳、核桃楸、黃波羅並稱東北三大名貴樹木,這棵從遙遠的黑龍江『移民』而來,依傍在森林木屋旁,優美的樹形與屋影彈性互補,相得益彰。

  丁香仙子

  躍然水面,柔波蕩漾處,有一種『暗香疏影』的雅致。此外丁香仙子腳下的一片區域,結合可持續雨水管理方式,和微型水體景觀,體現了對自然元素運用的生態理念。

  中國飯碗

  在中國,每十碗米飯就有一碗來自黑龍江。全省糧食總產連續8年位列全國第一。黑龍江的農業發展成果,已刻在物庶民豐的龍江大地上,回味在億萬消費者的舌尖上,正融入到人們追求的綠色、安全、健康的美好生活。

  抗寒玫瑰3號

  突出黑龍江寒地特色,在黑龍江部分地區推廣試種,安全越冬。重瓣花,花色為粉紅色,花徑12cm左右。年開花量110朵以上。北京世園會國際競賽組織委員會第一次室內展品評審中,獲特等獎。

  君子蘭——璀璨

  植物造景,以景天、月季、角堇、鼠尾草、白金菊組成的花境,粉、紫、藍、橙,色彩紛呈,煞是好看。實物花藝與虛擬意境相映,靜態展示與動態演繹相合。

  黑龍江館什麼樣?

  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

  黑龍江展園位於主入口西側的中華園藝展示區內,佔地約2000平方米,走進『中東鐵路』風情門廊,龍江錦繡勝景入畫。

  這裡的空間布局體現了『黑山白水』獨特景觀風貌,設計巧妙利用微地形營造三面圍合、中間開敞的空間關系,在園內西南角制高點,高聳豎線條的油松,叢生元寶楓等植物,寓意小興安嶺茂密的原始森林。

  東部為五大連池『火山水鏡』的自然景觀,及烏蘇裡江邊人們撒網捕魚等生活場景的『漁舟江歌』,而中間開闊地代表了東北廣袤的黑土地。以中東鐵路為寓意的園路串聯起各大節點,『森林樹屋』挺拔聳立,展示龍江人與自然共生的綠色環境,『漁舟江歌』運用新型鋼結構網廊,亦動亦靜,定格了邊境界江上的勤勞身影。

  以黑龍江特色山林、江河與火山為設計本源,黑龍江展園營造了邊疆驛站、漁舟江歌、火山水鏡等獨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北京易蘭規劃設計院黑龍江展園項目負責人魏佳玉介紹,他們設計的『森林樹屋』處於園內的重心位置,建築開窗與室外遠處中國館巢居木屋脊遙遙相映,展廊與中東鐵軌步道相通,借景構景,一處框景一間密林,將龍江美景盡收眼底。為渲染五大連池火山奇景,設計團隊請來黑龍江畫家用油畫顏料勾勒水面肌理,波波相映,為游人帶來猶如穿梭於山水洞穴的獨特體驗。

  漁網似朵朵白蓮盛開在流光溢彩的烏蘇裡江上,在這組白色金屬構築物下,正在為同伴們熱情講解的張曦告訴記者,她的家鄉就在黑龍江邊,那裡盛產大馬哈魚、鰱魚、白魚和『三花五羅』。狩獵捕魚,繁衍生息,捕魚業滋養著岸邊各族人民。她興奮地和同伴們拍照留影,把美麗的瞬間留存。

  在這場全球頂級的園藝盛典中,一些『龍江牌』樹木和植物也被鄭重推出,展露『獨特花語』。展園西南角十米高的常綠油松純林,樹屋與孤植的水曲柳緊密貼合,寓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還有哈爾濱市市花丁香灌木,開花期正是4月,怒放的花朵,沁人的芳香,令人駐足,此外,東北五彩山林特特色的茶條槭、水曲柳、擰筋槭等秋葉樹種,也引來園藝愛好者們紛紛拍照。

  在『綠色龍江,美麗家園』主題下,展園的設計還巧妙地結合了可持續的雨水管理方式,起伏的地形為雨水管理提供了條件,低窪的雨水花園形成彈性的親水空間,匯集的雨水又可回灌到綠地,表達了自然理念與人文表達的多層次設計內涵,向世人展示了多姿多彩、綠色宜居的黑龍江。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