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5日訊 推倒倚牆而建的私接棚廈,哈爾濱市道裡區西十三道街1號庭院內,與百年老街相伴而生的兩層百年老房,舒展身姿,重現真容。
至此,歷時一個月,中央大街25條輔街上,涉及36個庭院785戶居民、共計6500餘平方米違章私建全部清拆,幾十年消防安全隱患被一舉『拔除』,一座座紮在城市黃金地段深處的百年老房,突破『重圍』,為百年老街整體昇級改造奏響完美序章。
哈爾濱市道裡區委書記馮延平說,按照『拆、改、建』相結合的原則,中央大街沿線輔街『老大難』違章建築拆除後,將盡快接入水、電、氣、熱等公共基礎設施,提昇居民生活質量,昇級新消費業態,彰顯城市形象的百年老街將迎來蝶變。
敢擔當善作為 高效清拆實現全程無強拆
『中央大街25條輔街,始建於19世紀初,是哈市歷史最長的連片棚戶區,居民私接棚廈、工企單位私搭亂建,最少的已有二十年歷史,拆違難度前所未有。』哈爾濱市道裡區區長肖彬說,中央大街整體昇級改造是哈市今年重點工程,明確劃定完成時限。消除安全隱患,為基礎設施建設騰挪空間,需要敢擔當善作為,一鼓作氣打贏『攻堅戰』。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本次拆除的違建和煤柈棚,分布密集,情況復雜。今年5月,中央大街業態昇級改造指揮部成立,哈市相關委辦局和各街道辦事處明確責任分工,啟動清拆。
『中央大街輔街庭院中的老建築,房齡超過一個世紀,很多居民在此生活了幾十年,清拆既要和風細雨疏通思想,也要雷厲風行高效推進。』中央大街業態昇級改造指揮部副總指揮、道裡區委宣傳部部長岳立娟告訴記者,按照先易後難、分類推進、自拆和清拆相結合的原則,指揮部確定了以拆除門洞內違建,拆除企事業單位庭院內私搭亂建,拆除庭院內居民的煤棚、柈棚為主要目標的三個階段任務,逐步將違建拆除工作由點到面、由輔街到庭院推向深入。指揮部掛圖作戰,住建、規劃、消防多部門聯合助力,道裡區尚志、通江、斯大林、經緯街道辦事處和社區乾部全員出動,各方合力攻堅,讓一個個難啃的『硬骨頭』化解於無形。
『做通一戶工作,鉤機立刻清拆,哪怕是一平方米。』尚志街道黨工委書記邴英澤說。
4月28日至今,405處違建清拆完畢,創造了無一例強拆的傲人成績。
據了解,哈市最大棚戶區拆違,牽動多方關注。哈市主要領導多次前往拆除現場和輔街棚戶區實地踏查,提出指導意見。市建委率先啟動水電氣工程施工,讓棚戶區百姓看到了向往多年的新生活。
一把『尺子』拆到底 公正拆違強勢推進
『隔壁庭院怎麼拆,誰家有「門路」能不拆?』清拆過程中,期盼公正與攀比、質疑,成為居民揮之不去的情緒。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為消除群眾疑慮,道裡區一把『尺子』拆到底,以公正拆違,化解疑慮,甚至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先拿自己的部門開刀,轉變觀望者的態度。群眾服了氣,有的甚至主動自行拆除。
西五道街區直單位使用了近20年的食堂,共計500餘平方米違建被拆除,一直向食堂『看齊』的20平方米私建所有人李先生趕緊張羅搬家。同樣向食堂『看齊』的某大型賓館也緊急召開會議,把設備搬離,順應拆違大勢所趨。最後,整條街違建者紛紛參與拆除行動。
家住西十三道街的王阿姨,老少三代住在3樓的蝸居裡,曾經是居民代表的她,看到了輔街改造的希望,主動做起鄰居工作,讓水電氣和供熱管線早點進入自己家的院子。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道裡區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沒有例外的特殊單位、特殊人,轉變了觀望者的態度,激發更多居民和單位自覺自願參與到拆違行動中。
『涉及785戶棚戶區居民的拆違行動沒有信訪,沒有群體性事件發生,正源於始終堅持一個政策不走樣。』中央大街步行街區管理處處長朱立傑告訴記者。
站在百姓立場 打造和諧拆違新局面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拆違,有暴風驟雨,但更多的是和風細雨。站在百姓立場,耐心細致做工作,周到體貼扶持幫助,道裡區事事處處體現著民生溫度。
沒了煤柈棚,冬季供暖怎麼解決?違建的門斗拆了,屋裡透風漏雨怎麼辦?50平方米的房屋違建面積達30平方米,拆除了祖孫三代人怎麼住?……
5月8日,岳立娟掛帥、所轄四個街道辦事處主任以及區執法、司法、消防等十餘個部門組成的矛盾化解『最強小組』,逐院召開宣講大會、逐戶了解所想所需、逐一制定個性化拆違方案。
『房子拆了我住哪兒,沒有生活來源,我和還在上大學的孫子怎麼辦?』在中醫街69號院拆違過程中,63歲違建房主岳老太一度情緒激動。工作組打出暖心牌,和老人拉起家常。
在了解老人實際困難後,道裡區通江街道辦事處、通江派出所當即承諾幫助老人解決拆違帶來的生活難題。協調辦理低保、醫保……務實暖心的服務終於撼動了老人拒拆的決心。
房子拆除那一天,岳老太也來到現場,『生活了十幾年肯定有不捨,但一想到區裡的貼心幫扶,堵在心裡的「結」就徹底解開了!』
摸底時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拆違中充分發動群眾力量……正是憑借做實做細群眾工作,道裡區經緯辦事處成為此次中央大街輔街拆違工作中行動最快、進展最神速、最先告捷的單位。而事實上類似的場景在此次輔街改造涉及的其餘三個街道辦事處,也同樣上演著。從誤解到理解,從拒絕到接受,從被動到主動——站在百姓立場,真誠溝通,真情幫扶,贏得支持與配合,不到40天的時間裡,36個庭院的居民對拆違的態度發生了根本轉變。
『中央大街輔街拆違不僅為了業態昇級,更是一項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的「民心工程」。』肖彬說,改造為民,就是要真心實意為老百姓排懮解難,為群眾打造真正的『滿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