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安縣『鵝經濟』成為貧困戶脫貧新渠道。
黑龍江日報6月5日訊 齊齊哈爾市把脫貧攻堅擺在突出位置,按照『核心是精准、關鍵在落實、實現高質量、確保可持續』的總要求,全面推進打贏脫貧攻堅戰。截至2018年末,全市累計脫貧7.46萬戶16.05萬人,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83%;出列村421個,佔貧困村的94%,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的7.5%降至0.96%。
全市在緊盯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同時,抓好造血功能培育,堅守『三保障』底線,穩步實施脫貧攻堅『十二大工程』,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發揮產業帶動效能,讓產業扶貧發揮精准扶貧中的增收引領作用,築牢群眾脫貧之基。全市通過縣級主導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牽動作用,與『一村一品』小產業同步發展,探索推行集體經濟、金融政策、新型主體、就業創業、幫扶助推、小院經濟、電商扶貧7種產業帶動扶貧模式,取得了顯著效果。
為引導貧困戶通過種植、養殖、家政和手工業項目創業就業,富裕縣引進帽子、大衣縫制和制作假睫毛3個來料加工項目,260人參與其中,月均收入1000元;泰來縣引進汽車飾品、工藝品編制、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項目,解決800餘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截至目前,全市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達到2.29萬人。
全市通過開展職業教育培訓、落實各項獎補政策、推進薄弱學校改造、強化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等多種舉措,全面提昇教育扶貧工作水平,全市義務教育階段無因貧輟學學生。同時對1.6萬名貧困勞動力進行實用技術培訓,為1.53萬名貧困學生發放各類補助、貸款、幫扶資金0.16億元。針對甘南、富裕和克山、依安4個縣實現脫貧摘帽任務的工作實際,為使貧困家庭持續增收、不再返貧,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及時下發《貧困退出鞏固提昇實施方案》,按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總體要求,切實把責任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體現在成效上。
齊齊哈爾市還制定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實施辦法,在財力支持、社會幫扶、項目用地、人纔支橕等5個方面進行針對性幫扶。拜泉縣采取優中選強的辦法,將37名熟悉農村工作的優秀乾部充實到深度貧困村任第一書記,組織37家企事業單位對口幫扶37個深度貧困村。克東縣7個深度貧困村通村公路已全部硬化,實現寬帶、有線電視全覆蓋。拜泉縣續建深度貧困村通村公路27.5公裡,續建加寬通村路19.6公裡,建設1000平方米文化廣場5個。
去年以來,全市廣泛開展『三獎評』『孝老敬親』『五星新農家』『脫貧之星』等評選活動,實行生產獎補、勞務補助等激勵政策,強化種養技術、電商知識、專業崗位等培訓,有效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全市選樹各類典型8156個,建立完善村規民約1093個,創建1.45萬個公益崗位,累計就業1.59萬人,發放工資1900萬元。
如今,全市廣大貧困群眾依托政策引領和乾部幫扶,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摘窮帽、拔窮根,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得到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