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即將於15日開幕的第六屆中俄博覽會將為中俄乃至第三方國家帶來哪些務實合作?在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收官之年,將怎樣詮釋中俄地方合作的機遇、潛力與未來?
10日,在第六屆中俄博覽會和第三十屆哈洽會大幕即將拉開之際,記者采訪了第六屆中俄博覽會組委會副秘書長、省貿促會會長王英春。
落實頂層設計的重要平臺
王英春告訴記者,本屆博覽會作為中俄建交70周年框架內重要活動,也是第一時間落實發展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具體體現,在展覽設計和活動安排上與雙邊關系新的定位和內涵高度契合、密切呼應。
在體現新高度方面,俄方共137家企業參展,展覽面積3267平方米、創歷屆最多。中方21個省(區、市)的1246家企業參展。中俄博覽會作為兩國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會將系統展現『以貿易往來為基礎、戰略大項目為動力、地方間合作為支橕、「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為主線』的中俄經貿合作發展新格局。
在體現新機遇方面,本屆博覽會注重展示中俄經貿合作『後1000億時代』的新特點、新趨勢,商務活動幾乎覆蓋了兩國所有重點合作行業和拉動中俄貿易增長的主要領域,中俄區域間、行業間經貿活動更加密集,經貿活動佔配套活動總數的80%。
在體現新擔當方面,本屆博覽會充分發揮中俄經貿關系『壓艙石』和『穩定器』優勢,圍繞『海關、財稅、金融、跨境電商』等開展雙邊對話,積極促進符合貿易規則和國際慣例的制度對接和標准互認,為多邊經貿往來提供示范、為各方市場主體開展國際貿易合作提振信心。
地方合作走深走實的廣闊平臺
今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收官之年,也是地方合作走深走實的關鍵之年。王英春告訴記者,從目前籌備情況看,地方合作呈現了『遍地開花』的良好局面。
本屆博覽會主賓省州——廣東省和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主賓省州展覽總規模和展商總數量均創歷史新高,中方21個省市、俄方18個州區都表現出極大的參與熱情。圍繞『青年、文化、體育、旅游』等領域舉辦的人文交流活動頻繁密切,圍繞『礦產開發、跨境電商、技術合作』等領域舉辦的經貿活動廣泛深入。
中俄地方合作理事會、中俄『長江-伏爾加河』、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等機制為博覽會聚焦中俄地方合作凝聚廣泛共識。本屆博覽會注重依托合作機制優勢舉辦重要論壇活動,比如:在博覽會框架下舉辦第二屆中俄地方合作論壇,邀請雙方領導人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借助東北振興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對接機制舉辦中國(廣東、黑龍江)-俄羅斯(遠東)經貿合作圓桌會;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項下理事會舉辦一系列機制性活動。
作為東道主,黑龍江省成為中俄地方合作主力軍,13個市(地)、9個中省直部門組織了627家企業參展,重點展示現代農業產品、軌道交通設備、石墨烯應用、軍民融合項目等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在宣傳國家和地方對俄戰略合作方面,增加了『三橋一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黑龍江省在俄經貿合作區、對俄口岸城市群、跨境經濟合作示范區以及哈爾濱新區等展示內容。
創新務實高效打造精彩盛會
由中俄兩國政府共同主辦的中俄博覽會已成功舉辦五屆。五年來,中俄雙方潛心培育、通力協作,博覽會工作機制日臻完善、品牌效應不斷積累。同期舉辦的哈洽會進入三十而立之年,已經成為黑龍江走向世界的金色名片。
王英春告訴記者,今年中俄博覽會和哈洽會互相借勢,將充分釋放品牌影響力,創新務實高效,打造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展會。目前從展覽總體結構和商務活動內容分析來看,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展覽結構不斷優化,二是商務活動突出實效,三是合作對接契合度高。博覽會國際展區的展示內容和展覽結構正在由單一的初級消費、一般商品向產業技術、科技園區、金融資本等質量優、結構好、增長快的行業領域轉變。除中俄間的多場商務活動外,還將舉辦多場多邊商務活動,為國家間、地區間發展戰略對接提供對話空間。
同時,本屆中俄博覽會和哈洽會加強頂層設計、再造工作流程,將解放思想大討論的創新工作思路應用到各項籌備工作中,建立了自上而下、分步並行的服務保障機制。優化交通、食宿、翻譯、諮詢、推介、采購等服務內容,縮減確認審核流程,提高參展參會效率,建立展覽服務負面清單制度,服務將更加精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