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1日訊(記者 陳顯春 郎艾迪 王原龍)大慶是一座因油而生的新興城市,大慶發展是依靠科技進步的最典型案例。近五年,大慶市新成立科技型企業40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2家,建立各類研發平臺178家,新建科學家工作室3家,院士工作站8家,年平均轉化成果100項以上,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突破14億元。一批批高新技術企業紮根大慶,推動大慶產業轉型昇級。

5月9日,大慶正方軟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油藏工程人工智能院士工作站正式啟動,據介紹,該公司是大慶市首家由民營企業發起的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研究油藏分布及石油開采的研究機構,聘請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和韓大匡院士領銜組建科技團隊,致力於智慧油田、工業互聯網建設及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油田勘探開發領域的技術研究。

好事接二連三。5月20日,廈門科易網科技有限公司在大慶市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舉行簽約儀式,共同打造『互聯網+技術轉移』新模式。科易網是國內首家在線技術交易平臺,主要從政策指南、技術需求對接、高企培育、科技項目申報、專利申請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全過程、全領域服務,促進企業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科易網落戶大慶後,將進一步發揮平臺作用,推進該市技術交易市場建設,為大慶市區域科技創新活動提供支橕,對大慶進一步完善高新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推動產業轉型昇級,全面打造大慶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具有重要意義。

5月29日,東北網報道組來到高新企業大慶思特傳媒科技有限公司采訪,行政經理蔣慧君帶領記者在公司辦公區、展示區轉了一圈,最大的感受就是這裡的青春氣息及高科技含量。據蔣慧君介紹,思特科技員工平均年齡28歲,精英人纔近200人,包括藝術創意策劃師、互動藝術開發工程師、底層算法開發工程師、空間藝術設計師、平面設計師、系統集成工程師等各領域專家。
蔣慧君說,思特科技是國內首家提出『互動多媒體+』概念的企業,不斷的自主研發,將互動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於展館展廳、兒童多媒體互動主題樂園、科技教育、數字藝術展、商業空間、銀行、餐飲、地產等各行各業。目前,思特科技服務於全國各地展館500餘個,產品遠銷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等35個國家。
從思特科技來到黑龍江多維時空自由制造有限公司車間,58臺大型3D打印設備整齊擺放、正在調試運行,接下來要完成8000萬元的訂單。該公司總經理李蘇亮介紹,公司專注於自由制造技術的自主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公司完成了3D打印技術七大工藝類別22款設備、9套軟件系統、數十種應用材料的開發工作,相關專利覆蓋設備、軟件、材料、工藝等全技術體系,其中電磁噴射光固化系統、激光路徑優化切片軟件、深度學習人臉識別建模軟件、智能視覺工廠實時監控系統、雙光子微結構3D打印設備、超聲波微納米3D打印設備等成果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
說到大慶科技創新工作的發展,大慶市科學技術局宣傳科科長吳志平說,該市科技工作圍繞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助力大慶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構建較為健全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多維度打造科技創新生態。近五年,大慶市新成立科技型企業40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2家,建立各類研發平臺178家,新建科學家工作室3家,院士工作站8家,年平均轉化成果100項以上,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突破14億元,建立孵化載體40家,其中國家級7家。與哈工大、黑龍江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中科院長春分院等二十多家大學、院所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大慶正逐步向科技大市、科技強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