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9日訊(記者 崔昕)在哈洽會扶貧展區,林甸縣漁香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趙忠新支起了大鍋、架上了面板,在展區裡包起了餃子……仔細一看,這餃子顏色金黃,蒸熟後像是一個個在鍋裡冒著熱氣的『金元寶』,市民排起長隊想要品嘗這與眾不同的餃子究竟是什麼味道的。
『有一種玉米的香甜味』、『口感很細膩』、『沒吃過這樣的餃子』大家紛紛對眼前這個金燦燦的餃子產生了興趣。趙忠新介紹:『餃子之所以是黃色,是因為它是用我們合作社的特色產品「玉米高筋面粉」包制的,原材料出自我們林甸縣1045戶貧困戶房前屋後的小園裡,是純天然無化肥的特色農產品。』


普通的玉米面粉纖維粗糙,很難用來包餃子。為了實現玉米面粉的高筋性,合作社從選種到種植再到技術提純嚴格把關,保留營養成分的同時實現面粉的高筋性。因其潤滑的口感,以及作為扶貧項目的綠色保障,玉米系列產品在哈洽會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截至目前,零售額已超過2萬元。
林甸縣地處黑龍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全縣土壤PH值在7.2—7.8之間,有機質在3%-3.5%之間,是天然弱鹼地。『為了幫扶全縣貧困戶脫貧,我們積極挖掘自然優勢,在2018年成立了合作社,帶領貧困戶種植玉米。』趙忠新說,合作社從前期投入開始就不讓貧困戶花錢,後期收購時還給貧困戶出高價錢,農戶們實現了種植收入+年底分紅雙重收益。
『扶貧不是搞表面功夫,要真真正正的幫助每一戶貧困戶脫離貧困,過上幸福生活。』趙忠新說,看見農戶們的勞動果實在展會上如此受歡迎,他也堅定了自己在脫貧攻堅道路上繼續前行的決心。下一步,他打算增加種植面積,在玉米系列的基礎上,開發麥子、紅小豆等產品深加工。『為農戶增收,讓貧困戶真正脫貧,讓城市消費者吃到來自林甸農家小院的好的食品是我接下來奮斗的目標。』趙忠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