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7時30分,記者參加中國一重早間運營調度會。富拉爾基總部、北京營銷部、大連核電石化公司、天津重工、天津研發中心、大連工程技術中心等多個會場視頻連線,對合同項目、生產進度、產品回款、生產質量進行通報,各有關部門就各自問題梳理,發現問題現場立即解決。
這種以營銷為主的早會,讓人耳目一新。一重推行研產供銷運用快速聯動反應機制,第一時間把市場信息反饋到公司生產、質量、財務等系統中,做到快速反應、及時處理,實現合同履約率逐年提昇、質量損失逐年降低,從而贏得了市場和用戶的信賴。
通過早會視頻,記者采訪了身在北京營銷分會場的中國一重股份公司總經濟師祖玉明。他告訴記者,通過各方的積極努力,今年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標有望如期完成。
作為國有重要骨乾企業的中國一重,全力開展核電、火電、水電、軋輥等大型鑄鍛件制造技術專項攻關行動,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搶佔行業技術制高點和市場制高點,一批科研項目取得重要突破。其中核島一回路主設備大型鑄鍛件全部實現國產化;全球首臺『華龍一號』主管道項目首次實現不鏽鋼主管道熱加工全流程制造工藝突破;首支國產調相機轉軸試制成功,實現替代進口;新型中厚板及高性能新材料支承輥的成功研制與應用,有效推進了中厚板級支承輥國產化進程。
在中國一重連續多天的蹲點采訪中,記者被廣大科技人員不負國家重托、盡心竭力、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動。他們用汗水,對標世界一流水平,不斷改進完善,把核島設備、重型容器、大型鑄鍛件等裝備國產化推向更高的發展水平。
在重型裝備事業部重型裝備制造分廠,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對產品進行最後裝配。公司首席技能大師隋毅對記者說:『良好的創新獎勵機制,為工友們增添了動力,讓一線職工看到了企業發展的希望。』
從事重型裝配工作23年的隋毅,在公司自主設計制造的150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他帶隊進入設備安裝現場。歷時165天艱苦奮戰,頂天立地的鋼鐵巨人在他和工友手中屹立起來,項目安裝工藝方案,他獲得兩項國家級發明專利。該項目獲得我國重型鍛壓設備國家最高獎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一重黨委宣傳部部長江仲向記者介紹,中國一重黨委當好改變作風的先行者,將領導企業包保點、機關基層結對點、黨員乾部聯系點級級聯動、層層覆蓋,真正把領導力量、優勢資源投放到最關鍵處,將炮火輸送到最前線。在全體乾部職工中推行『小事不過班、大事不過天』的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工作節奏得到明顯加快,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進入新時代,中國一重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在激烈市場競爭的形勢下,樹立強烈的危機感,堅持戰略目標引領,確定清晰的企業發展目標,在走向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過程中,矢志不渝,實現產業報國,為共和國大廈奉獻出一重長子新的業績。
在中國一重軋輥生產現場,每天都能看到年輕工程師劉治國忙碌的身影,從核電常規島低壓轉子、電機轉子到汽輪機轉子、水輪機大軸等公司重點產品,都傾注著這位80後科技尖兵的辛勤汗水。2016年,他主持研究了國內首件常規島低壓轉子開槽加工工作,經過不斷試驗、改造,切槽時間由首件的123天減少到60天,每件產品僅機床成本一項就為公司節約成本25萬元。課題組最終掌握並固化了常規島低壓轉子開槽加工工藝,打破了國外制造技術上的壟斷。
2017年8月20日,由中國一重承制的全球首臺『華龍一號』——福清5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在大連核電石化公司實現交付。『華龍一號』的成功交付,標志著中國核電已具備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擁有核心的制造能力,在中國核電自主化發展進程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與中國一重生產基地相連接的,是源源不斷走出的『華龍一號』等核電重大技術裝備,目前已先後裝配到三門、海陽、紅沿河等地核電站,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重要的能源保障作用。
今年30歲的張亮,是重型裝備制造廠傳動項目組項目經理、課題組帶頭人。他結合所負責的冶金成套設備項目,采用調整切削參數、刀具性能對比、優化結構等手段,將卷取機機架的加工效率提高15%,公司將《卷取機機架加工優化方案》所用研究方法命名為『張亮分析法』。
一重科技部副總經理聶義宏是公司從日本引進的海外高知人纔,從一名普通技術人員成長為公司科研部門的管理者,這位知識女性感觸頗深:『以一為重,永爭第一』的一重精神鼓舞著我們,開放式科技創新體系激勵著廣大科研人員。目前公司每年投入科技研發經費超過3億元,而且逐年得到提昇。大家珍惜一重國寶這一至高的榮譽,在各自的崗位上保持發揚優良傳統,持續創新,繼續主攻高端產品並努力推進其產業化進程,為實現國產化裝備更高的市場佔有率並最終替代進口產品作出應有的貢獻。
2016年以來,一重通過強化目標引領,快馬加鞭,與時間賽跑,實現了一年半時間扭虧、兩年時間創歷史新高、三年主要經濟指標翻番的目標。企業面臨的規模小、速度慢、高質量發展慢『一小兩慢』的突出矛盾問題逐步得到解決,正在進入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一重按照新時代的新要求,結合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全面准確分析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基礎上,就公司實現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進行『兩個階段』安排,實施『三步走』戰略,明確企業快速發展的基本方向。
『兩個階段』安排:近期目標即實現中國一重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遠期目標即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到『十三五』末即2020年,力爭進入中國企業500強,實現本質脫困和可持續發展;第二步到2023年,企業主導產品及工藝技術水平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第三步到『十四五』末即2025年,實現關鍵核心技術領跑,進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初步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一重廣泛開展尋求開放合作,在加快結構調整轉型昇級、深化地企合作基礎上,強化與兄弟央企之間廣泛開展戰略合作。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全方位對接,在產品市場開拓上實現互惠互利,先後與中核建設、中國節能、鞍鋼等近20家央企及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有力地促進了公司的全面轉型昇級。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作為一張靚麗名片,『華龍一號』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核電『走出去』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華龍一號』正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一重人用創造眾多『中國第一』、填補多項國內空白的實際行動,全力實現產業報國的夢想。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說,一重人時刻牢記『發展壯大民族裝備工業,維護國家經濟和國防安全,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使命,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為己任,努力打造中國制造業的第一重地,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作出積極貢獻。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加快推進中國一重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