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7月4日訊 6月30日,晚飯之後,張先生帶著外地來的親屬走在黎明湖湖畔。抬眼望去,遠處華燈初上,湖面上仿佛流淌著七彩霓裳。
『大慶的環境可真美!』親屬的感嘆,讓張先生感到由衷地自豪和驕傲。
走湖!已成為大慶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時尚的健身活動。每日傍晚,市民們都會來到黎明湖、濱洲湖、三永湖等處的岸邊,或是邊閑聊邊賞景,或是結伴慢跑,或是沿湖散步,如此愜意的生活,讓人們充滿幸福感。但你可知道,40年前我市城區內的河湖是什麼樣子的嗎?
挨著臭水泡
耽誤孩子找對象
黎明湖,原名躍進湖。名叫湖,其實是一個水泡子。多年前,它歸屬於三環公司第一牧場第三連隊。當時這個區域雜草叢生,形狀極不規則,進出水不暢,長期閉流,水質惡化嚴重。當時場景,讓一些老大慶人至今記憶猶新。
王政文,今年73歲,1985年因工作調動來到大慶,就被分配到緊挨著泡子的三環公司103井隊,當了一名司機。
一轉眼,王政文當兵的兒子大剛復員了,因人長得帥,工作也好,想和大剛處對象的姑娘也不少。但好幾次,姑娘來過家裡後,回去就反悔了。
這到底是為啥?後來介紹人說了實話,原來,幾個姑娘都嫌他家住在一個臭哄哄的地方。
『當時,三環公司103井隊就在泡子旁,還建有養牛場。那時,湖的周圍遍地垃圾、臭味熏天。每到大風天氣時,塑料袋漫天飛舞。』王政文回憶說。
『不能讓臭水泡耽誤了孩子的人生大事兒!』經與井隊領導商量,王政文調離了103井隊,搬到了離泡子較遠的地方。
『誰家姑娘也不願意結婚後住在臭水泡旁。』王政文老人說。

早年黎明湖改造施工現場。
黎明湖改造
打響河湖治理第一槍
大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由於松嫩兩江從大慶市西面、南面緣環繞而過,大慶境內並無江無河,從而是一個排水不暢的閉流區。當時,大慶遍地荒原,布滿沼澤。據不完全統計,大慶有大小湖泡215個,水面面積1700平方公裡,其中,市區有湖泡90個。
時間走進2000年,城市建設得到迅速發展,城市建設規劃也奏響了『東移北擴』的序曲,由東風新村向北、向東延伸。作為一個銜接新舊城區的紐帶,黎明湖也迎來了徹底改造的機遇。
孫宏偉,市水務局水資源管理中心副主任。黎明湖治理工程開工時,他是當時整個項目的技術負責人。
2000年9月,黎明湖治理工程開工,打響了大慶水環境治理的『第一槍』。
據孫宏偉回憶,黎明湖改造工程分為三期。第一期是基礎水利工程建設,包括修建混凝土擋土牆、湖底擴容清淤、湖濱填土造場,湖內蓄水保牆等;第二期是湖濱基礎設施建設;第三期是湖濱園林景觀建設。
湖底淤泥
400輛車連續乾一周
東北冬季來得早,在僅有的不到60天的工期內,不僅要完成黎明湖4100延長米的混凝土擋土牆的施工,還要清除湖底多年沈積的淤泥。
時間緊、任務重,8家施工企業上了70多臺拖土機和挖掘機。為趕進度,做到了人停車不停,僅湖底清淤的工作量就很驚人。400臺運輸車輛,沒日沒夜地清運了一個星期。最後,來自引嫩工程150萬立方米的清水注入黎明湖。
『當時,現場十分壯觀,僅施工人員就有1000多人。』雖然時間已過去近20年,但當年的工作場景,已深深印在孫宏偉腦海中。
那時,所有參戰人員都吃住在工地,進行24小時不間斷施工。孫宏偉說: 『雖然很多人的家就在東風新村,但整個工期都沒有回家。』
而作為穿越東城區的一條『玉帶』,黎明河上接紅旗分水閘、下至龍鳳濕地,一口氣串起北湖、薩北湖、蘭德湖、濱洲湖、黎明湖、三永湖等6個湖泊,構成完整的東城區生態水系。
如今,一座座基礎設施齊全、水清岸綠、環境宜人的開敞式公園呈現在人們面前。改造後的湖泊園林景觀,更像是一顆顆串聯在『玉帶』上的耀眼明珠,讓市民贊不絕口。
東西城
共治理完成19個湖
從2001年開始,我市就對萬寶湖進行樂治理,通過截留污水等工程施工,湖水水質指標明顯提昇,加上湖心島綠化、湖面亮化、棧道建設,萬寶湖如今成為我市又一處標志性景觀湖。隨後,西城區的乘風湖、新潮湖、燕都湖也陸續完成了改造治理。截至目前,我市治理完成了19個景觀湖泡和河道,主城區部分河湖水體質量及生態環境狀況得到較大改觀。東西城區水清、岸綠的沿湖地段,已成為開發的熱土,住宅小區、大學城、商場等拔地而起。
2017年,央視中秋晚會就在萬寶湖畔時代廣場舉行的,大慶的湖光月色,令全國觀眾驚嘆。『百湖』不僅成為我市的自然景觀,也成為一張城市文化名片。
目前,讓胡路區燕都湖黑臭水體治理項目正開展前期工作,計劃年內實施;讓胡路明湖黑臭水體治理項目正在施工,整個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前結束。兩湖治理完成後,西城區將又多出兩處令人心曠神怡的河湖景觀好去處。
一座城,因水而生動,因水而有靈性。將來,大慶將實現40個湖泊互聯互通,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湖美』的河湖治理目標。迎接大慶人的將是以水為魂、逐水而居的更加愜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