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7月15日訊 7月12-14日,『第九屆寒地心髒病學會議』在哈爾濱召開,來自國內外和地區的36所大學專家、學者、代表共千餘人參會。大會還為從醫70年的哈醫大一院終身教授、心內科專家黃永麟進行了頒獎。
本次大會連續9年把北方寒冷地區心血管疾病防治列為研討的重要議題。大會主席楊寶峰院士在學術報告中介紹了其帶領團隊通過30餘年的系統研究,首次確定非編碼RNA可以作為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藥物作用新靶點和生物標志物。
東北地區天氣寒冷,加之人們運動少以及高鹽高油的飲食方式,動脈硬化高發,其中,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和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兩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大會執行主席、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田野教授介紹,與他汀類藥物相比,聲動力療法可減輕間歇性跛行癥狀、改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成分、減少斑塊面積並增大動脈管腔。
約有70%的腦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的發生與血壓昇高有關。2014年哈醫大一院開展的第六次高血壓普查顯示,目前我省15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已達33.88%,遠高於29.6%的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35-45歲人群患病增長速度最快。
田野教授說,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呈年輕化、低齡化趨勢。特別是一些高中生、大學生,因為運動不足,晚上熬夜學習、玩手機電腦,愛吃零食等,患上高血壓的屢見不鮮,這也是目前高血壓防控的一個重點。哈醫大一院專家研究發現,寒冷地區溫度每降低1℃,心血管病死亡率就增加1%。此外,當溫度驟降10℃,以及持續低溫時,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專家支招寒地居民防控高血壓
1.定期監測血壓。成人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如非同日三次血壓?140/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2.控制體重和合理膳食。體重超重和肥胖者罹患高血壓的幾率是體重正常者的3-4倍,控制體重可降低血壓水平。
3.限制飲酒。過量飲酒可增加高血壓、腦卒中的危險,而且會降低高血壓的藥物效果。
4.合理選擇、長期堅持、規律服用治療高血壓藥物。不要盲目用藥或停止服藥。
5.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增加體力運動;高血壓患者及高危人群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保證良好的心態和情緒;控制食鹽攝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