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首秀』展示冰城『創新高地』風采
2019-07-17 07:46: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波 馬智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17日訊 16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拉開帷幕,哈爾濱市進行首場發布。作為新中國最早解放的大城市,70載砥礪奮進,哈爾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輝煌,實現了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工業城市,向開放之城、包容之城、時尚之城、活力之城和生態之城的精彩嬗變。哈爾濱市長孫?作主旨發布。

  數據顯示,從1949年至2018年,哈市地區生產總值由1.27億元增加到6300億元,增長4900多倍。城市規劃面積由134平方公裡擴大到458平方公裡;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由幾十元增加到3.8萬元和1.7萬元,實現跨越式發展。

  新中國之初,13項蘇聯援建工程和16家『南廠北遷』企業,奠定了哈爾濱工業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4+4』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電站設備、軸承、工量具、飛機與航空發動機、鋁合金等行業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科教實力、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為我國『兩彈一星』、『神舟』飛天、『嫦娥』探月、『蛟龍』入海等重大工程作出了突出貢獻。

  同步推進傳統產業新優勢重塑與新興產業新動能培育,綠色食品、裝備制造、醫藥等傳統產業正在向中高端邁進。新材料、生物、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去年增加值分別增長10.3%和20.8%,今年1-5月份繼續保持7.5%和10.9%的較高增速,成為驅動工業增長重要引擎。4個國家級開發區和13個省級園區之中,國家級市經開區入駐企業突破萬家,躋身全國經開區十強;高新區集聚中外高端研發創新機構200多家,成為全省乃至東北地區動力最為強勁的創新高地。

  綠色農業加快發展,糧食產能躍增到300億斤,30%以上商品糧、40%肉類產品、60%乳制品銷往省外。耕地面積比30年前淨增千萬畝以上,綠色、有機產品721個、地理標志產品31個,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1043萬畝,五常大米品牌價值始終位居全國大米類地標產品首位。

  文化旅游快速融合,成功入選『東亞文化之都』,被聯合國授予亞洲唯一的世界音樂之城稱號,哈爾濱這座東北亞文化旅游名城享譽國內外。成功舉辦了34屆哈夏音樂會和兩屆中俄文化藝術交流周,打造了哈爾濱大劇院、音樂廳、猶太老會堂等地標性建築,引進了勛菲爾德國際弦樂比賽、全國聲樂展演、音樂劇展演等音樂賽事。以『迷人哈夏』和『冰雪節』兩大節慶活動,提昇太陽島、冰雪大世界、亞布力等主要景區品質,推出歐陸風情、生態康養、賞冰樂雪、城市休閑等精品旅游路線。2018年,太平國際機場進出港旅客達到2043.1萬人次,增長8.6%,總量和增量均居東北首位;1-2小時高鐵經濟圈輻射人口已經超過3000萬;接待國內外游客8567.6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376.2億元,比2000年有旅游統計數據以來,分別增長7648.1萬人次、1331.2億元。

  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哈市跨江交通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一江居中、南北互動、兩岸繁榮』發展格局正在形成。目前,城市道路長度超過2300公裡、橋梁440餘座,道路總面積7650萬平方米。從哈爾濱出發,乘坐高鐵可快速通達省內各市地,乘坐航班可通航世界105個城市。

  2018年,哈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0天,創有PM2.5監測以來最好水平,位列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改善幅度第一名。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和松花江乾流III類水質斷面比例保持在100%。主城區垃圾密閉運輸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2018年,哈爾濱成功入選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

  脫貧攻堅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已實現全市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構建了基本醫療+大病保險+商業保險三重保障線,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定點醫療機構合規報銷比例降至5%以內,已有5.5萬人擺脫貧困。

  發布會上,哈爾濱新區主要負責人及哈爾濱市政府相關領導還就哈爾濱新區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哈市城市建設、『雛鷹計劃』、優化營商環境等回答了現場記者提問。

  哈爾濱新區從高質量發展入手,真正乾在實處,努力走在前列。服務和踐行『一江居中、南北互動、兩岸繁榮』戰略部署,堅持先行先試、敢闖敢試,為省市改革創新提供示范。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努力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97個市重點項目和7個省百大項目全部開復工,完成年度投資超100億元。聚焦『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的功能定位,重點建設金融、科技等七大合作平臺。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哈市率先在全國有立法權的城市中取消所有市級自設的行政審批事項,商事制度實現『35證合一』,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一網通辦』服務事項開通率達92%,首批100項『辦事不求人』事項公布。全市年均新增市場主體8.2萬戶以上。

  近年來,哈市持續向改善群眾居住、出行條件,提昇城市環境質量聚焦發力。為2.2萬戶困難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十年完成199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惠及居民18.3萬戶,人均住房面積達38平方米。推進高鐵、地鐵、快速路、微循環道路等交通項目建設,推進老城區供水、供熱改造,全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5%。大力推進生態治理和拆違治亂,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貫徹落實『科教強省』戰略,哈市實施『雛鷹計劃』,激發創新創業內生動力,培育發展新動能。該計劃采取市財政無償資金資助的形式,鼓勵校所科技人員、大學生、復原軍人、農業合作社帶頭人等各類創新主體在哈新創辦科技企業,打造科技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全鏈條培育體系。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新時代黑龍江 重振雄風再出發

【專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