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養鶴人徐惠的傳奇職業規劃 從卡車司機轉行養鶴攝影作品還拿了國家大獎
2019-07-18 10:27:07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曉丁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7月18日訊 13年前,從大卡車司機轉行到紮龍濕地養鶴的徐惠,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與攝影結緣。2019年4月,香港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評選委員會將一紙榮譽證書快遞到齊齊哈爾紮龍自然保護區,徐惠拍攝的《金色時光》獲得了動物及花卉攝影系列銅獎。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拿到國家級的攝影大獎。從卡車司機到丹頂鶴飼養員再到攝影師,很多人聽到他的轉型『三部曲』後,都驚愕於徐惠的學習能力。13日,生活報記者在他的辦公室表示了同樣的贊許後,他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開車是為了賺錢,攝影純是愛好,養鶴纔是本分。』

  卡車司機轉行養丹頂鶴一乾就是13年

  『1994年考下了大車的票,當時主要的工作就是把紮龍濕地的蘆葦,用大貨車運到南方一些城市。那時候掙得多,但是也危險。』今年44歲的徐惠是紮龍滿族村的村民,這個村最有名的就是『養鶴世家』老徐家,1987年因尋找走失的天鵝溺水犧牲、被追封為烈士的徐秀娟,按族譜來說,還是徐惠的姑姑。而徐惠的第一份開貨車的工作跟鶴卻沒有啥關系。機緣巧合的是,徐惠的妻子在紮龍濕地做導游,2006年左右,隨著濕地游人增多,保護區開始招募一批丹頂鶴飼養員,妻子讓他去試試,結果一試就是13年。『當時接到她電話的時候我還在外地運貨,那天由於車輛故障,差點出事。也許冥冥之中與鶴有緣,就回家進行面試,畢竟結婚生子了,還是想換個安全穩定的工作。』徐惠說。

  徐惠說,他的工作一直是養濕地中的『明星鶴』,負責它們的『飲食起居』『鶴身安全』和『傳宗接代』。

  所謂『明星鶴』,就是人工飼養的丹頂鶴中最適合跟人接觸的一類,它們身姿、體態甚至鳴叫聲都是鶴群中的佼佼者。在13年的養鶴生涯中,徐惠共訓練出了8對明星鶴,他對它們的一切了如指掌。『每天從早到晚就是跟它們在一起,所以對每只鶴的性格秉性,都比較熟悉。』徐惠一邊說,一邊從籠子裡放出了一對明星鶴。體態較小的母鶴自己在濕地中漫步,而公鶴跟著徐惠走到了『表演臺』、一個仿木質的水泥石墩。他怕天氣熱,燙壞了鶴掌,拿了一桶涼水澆在石墩上,公鶴踱步而上,擺出了高傲的姿態,一眾游客立刻圍上來跟它合影。

  為了記錄鶴每天不同的行為習慣,幾年前,徐惠在朋友的建議下,狠了狠心,花了幾千元買了一臺二手單反相機,結果由於他拍鶴的角度特別好,來濕地拍鶴的攝影師都點名讓他帶隊。一來二去,他跟不少攝影家都成了朋友。一次,北京的朋友在他的朋友圈發現了幾張不錯的片子,就主動幫他報名參加一個中國國家地理舉辦的攝影比賽。結果在組委會通知作品已經獲獎時,他自己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近幾年,徐惠先後三次獲得國家級攝影大獎,而每次報名參賽不是朋友推薦,就是領導要求,沒一次是自己主動的。『養鶴是本分

  攝影就是愛好而已』

  『我為鶴拍照是為了記錄它們的行為習慣,獲不獲獎的無所謂。』在徐惠的辦公室裡,幾塊嶄新的獎牌和獲獎證書都被放在一個破紙箱,並束之高閣。而一櫃的藥品、一箱丹頂鶴羽毛和幾枚鶴蛋,卻被放在最顯眼的地方。徐惠告訴記者,藥品都是為鶴准備的,一般小毛病都不用驚動獸醫,自己就解決了;羽毛都是丹頂鶴自然脫落的,蛋是幾枚空心的鶴蛋,都是給研學游的孩子展示的道具,有時孩子喜歡還會送他們一些。

  現在,徐惠也沒拿攝影當主業來做,偶爾會在朋友圈發幾張去年冬季的美圖,就會贏得一群攝影家的點贊。他告訴記者:『養鶴是本分,攝影就是愛好而已。』他說,現在幾天看不到鶴就會想,看到大鶴痛失愛子而發出哀鳴時,自己也會跟著傷心,估計以後離不開鶴了。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