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日報7月19日訊 記者7月9日從海關部門獲悉,依據哈爾濱海關新規定,今年上半年牡丹江海關、東寧海關、綏芬河海關從加速通關、優化監管、精簡審批、提昇服務4個方面入手,推出16條優惠措施。此舉使牡丹江市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為牡丹江外貿企業壓縮進出口商品審批時間、提昇經營利潤、開拓國際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加速通關方面,海關推行的『互聯網+預約通關』模式,可以在海關正常工作時間以外辦理通關手續,對貨物、艙單、運輸工具報關業務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辦理,深化與俄海關、檢驗檢疫部門合作機制;優化監管方面,在綏芬河、東寧口岸建設智能化卡口通道,實現監管智能化,逐步將第三方檢驗檢測結果采信制度適用范圍擴大到進口汽車零部件、鋼材、化肥等商品,推行企業自主申報、自行繳稅等稅收征管新方式;在精簡審批方面,精簡進出口環節海關需驗核的監管證件並實現電子信息驗核,實行『簡單業務即時辦結』、『復雜業務限時辦結』;在提昇服務方面,開展企業認證專業指導,推行全省首批20家重點企業『一企一策』服務模式。
相關人士表示,海關推出16條優惠措施後,在牡丹江市各地迅速落地並取得良好效果。牡丹江海關以市區及寧安、海林、穆棱、林口4縣(市)外貿企業為服務對象,上半年通過海關簽發、外貿企業自助打印等方式,提供各類出口商品原產地證書1256份,出口商品金額5035.5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3.5%和30.5%,同時對全省重點外貿企業『恆豐紙業』提供『量體裁衣』式優質服務;東寧海關推行外貿企業進口商品通關自主申報、自主繳稅,從申報、繳稅到放行全過程最短僅需1分鍾即可完成,實現稅費電子支付;綏芬河海關對進口鐵、錳、鉻、鉛、鋅等礦產品實行『先驗放後檢測』監管模式,提昇了貿易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