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花江佳木斯市東風區建國鎮段河長丁文學。記者蔣國紅攝
黑龍江日報7月19日訊 佳木斯市東風區建國鎮處於城鄉結合部,松花江流經建國鎮段約7公裡,臨江5個村屯,境內還有一條東音達木河,常住人口不足1萬。建國鎮黨委書記丁文學介紹,建國鎮河長制工作的組織機構已經建設完成,除鄉鎮、村等級河長外,另在每個村設置巡河員與管理員,負責河道的清理與管護。
丁文學說,在臨松花江的5個村屯中,只有圳江村緊鄰松花江,其他村屯距離江邊還有一定距離,所以生活垃圾污染松花江的工作重點就放在了圳江村,而建國鎮內的唯一一處廢棄砂場也處於圳江村的江邊。現在原砂場處已經實現『三清一平』。鄉鎮級河長每月巡河3次以上,村級河長每月巡河4次以上,巡河員與管河員巡河常態化,及時發現,快速清理,日常巡查,嚴格管護。
建國鎮內耕地全部是水田,面積達7萬畝,是重要的水稻產區。建國鎮在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的基礎上打造綠色農業品牌,水稻品種優良、產量高。而且因為水稻產量高、質量好,與東風區招商引資建立的種子源區中的種子企業互相呼應,形成了購種、售種的產業鏈條。生態環境優化、水質提高後,對水稻從種到收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生態環境優化,生活環境改善,也吸引了大量的鳥類。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建國鎮的江邊可以看到幾萬只,甚至是十幾萬只各種遷徙鳥類在這裡停留棲息,包括白頭雁、灰雁、秋莎鴨、鴛鴦等幾十個品種。漫天的鳥兒飛起時,場面壯觀又唯美,『建國大雁』已經成為建國鎮的品牌與象征,每年都有很多的人前來觀雁。
丁文學說,推進河長制工作後,建國鎮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河長制工作的開展讓建國鎮獲益匪淺。下一步建國鎮將持續推進河長制工作落實,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努力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