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百大項目』建設助推高質量發展
2019-07-22 09:33:3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洪家興 岳海興 程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和成項目建設現場。李繼超 程瑤 攝

  黑龍江日報7月22日訊 日前,記者在綏化了解到,截至6月底,綏化市省『百大項目』已開工建設35個,未開工率為54.7%。2019年1-6月累計完成投資18.8億元。其中,51個重點基礎設施已開工22個,1-6月完成投資9.3億元;13個重點產業項目及民生項目均已開工。通過抓住項目建設黃金期,深入轉變作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昇項目服務保障水平,綏化全力推進『百大項目』建設,推動『寒地黑土之都、綠色產業之城、田園養生之地』建設向更高質量發展。

  昇級園區固巢留鳳

  走進綏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百大項目』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發酵產業園施工現場內機器轟鳴、人聲鼎沸,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設景象。

  2018年5月初,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在綏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的生物發酵產業園一期工程如期開工,49個單體同步施工。這個進軍玉米精深加工產業領域的重量級項目,壯大了綏化『1+4+N』產業陣營,強勁了『千億級主導產業、百億級重點園區、十億級立市企業』的實體筋骨,激活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市場動力。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新和成生物發酵產業園利用與園區一路之隔的昊天公司生產的玉米淀粉等為原料,深度加工結晶葡萄糖、葉紅素、己糖酸等高端產品,預計年消耗玉米200萬噸,將使綏化成為全國輔?Q10、蝦青素等原料藥和維生素的生產中心。

  在綏化的寒地黑土上,一個個產業園區從無到有、從弱變強,正日漸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深化改革的排頭兵、產城融合的示范區、創新創業的主戰場。截至目前,綏化已建成11個省級以上重點園區。其中2002年起步建設的市本級綏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於2012年經國務院批准晉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截至2018年末園區注冊成立公司686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8戶,全口徑工業產值53億元。肇東、安達、望奎、青岡、海倫、綏棱6個開發區為省級開發區,蘭西、慶安、明水、北林東富4個開發區為享受省級開發區政策的工業示范基地。11個重點園區規劃面積共計341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95平方公裡,入駐企業1395戶,累計完成總投資1236億元。截至2018年末,園區累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7億元,完成進出口總額32億元,工業總產值385億元,實現利潤18億元,實現稅金10.4億元。

  科技創新驅動發展

  在綏化『百大項目』中,生產汽車儀表的黑龍江天有為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匹當之無愧的『科技黑馬』。公司總經理呂冬芳介紹,為保持汽車儀表技術領先地位和研發汽車儀表領域的前沿技術,自2002年入駐綏化以來,天有為始終堅持增加科技投入,用每年銷售收入的6%-8%作為研發費用進行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使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產品得以迅速轉化。目前,公司生產的汽車儀表全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擁有各項國家專利42項,正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3項,申請國際專利3項。公司科研成果已轉化為700多種產品,得到市場廣泛認可。公司每年的銷售額也以10%的速度增長,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經濟效益顯著。

  2018年,天有為的產品銷量佔國內汽車儀表市場份額12%,連續10年保持國內自主品牌銷量第一。其中,彩色LCD屏及其驅動IC技術打破外資廠商對高端產品的壟斷,並為韓國、法國等著名車企配套生產,受到福特、日產、通用、大眾等車企關注,應用該技術生產的汽車儀表未來將成為整個汽車行業的主流產品。

  記者了解到,除天有為外,綏化篤信,昊天、諾捷等企業也先後建立了研發機構,目前已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和專利項目69個,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園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0%以上。安達11家企業獲得授權專利的企業專利92項,建立了安東高新技術創業服務平臺,成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填補了全市省級科技孵化器的空白。哈爾濱工業大學在海倫利民鍋爐制造公司建立了鍋爐和生物質新能源研發基地,合作研發的差速循環流化床鍋爐系列產品、燃稻殼循環流化床鍋爐及一體爐,屬國內首創。

  優化環境助推發展

  為了助推『百大項目』建設,綏化市積極推進以『最多跑一次』為重點的『放管服』改革,打造營商環境的『綠水青山』。

  以『放』為原則,以『不放』為特例,綏化全面實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固化推廣新和成模式,推行『馬上辦、一次辦、我幫辦』。推進『證照分離』『多證合一』和『四零』承諾服務創建。堅持『雙隨機、一公開』常態化。為了降低企業負擔,減少審批環節。綏化市把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8個工作日以內,不動產登記限5日內辦結。各地紛紛出臺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結合『放管服』改革,采取了『一窗受理、後臺聯辦、一次辦結』模式,大大提高了項目手續辦理效率。綏化正向行政許可審批全省流程最優、時間最短、設限最少、效能最高的城市不斷邁進。

  全球最大麻紡加工企業浙江金達集團2016年落戶青岡,投資建設5000噸精紡漢麻紗項目。為了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青岡縣協助金達公司享受大用戶電直供政策,企業年可節省用電成本50多萬元,並協助該企業成功申報了全國綠色工廠項目。政府服務企業的全力以赴也換來新的投資項目,今年年初,浙江金達創業公司短麻精紡纖維和漢麻秸稈板材加工項目也相繼落戶青岡。

  在肇東,優化營商環境被作為第一核心競爭力和『一把手工程』推進。市級領導乾部與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16個政務服務大廳、80個服務窗口以及百餘個業務職能股室,采取親身辦、虛擬辦等方式,嚴查立改『放管服』辦事流程不優、辦事大廳多頭受理、『四零』服務承諾不兌現等重點突出問題。清理注銷僵屍組織36家,查處公職人員勾結『黑中介』違紀問題1個,查處『不作為亂作為』問題9件、處理42人;辦結企業投訴案件4件,化解涉企積壓案件13件,執行標的270萬元。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黑龍江省『百大項目』建設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