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市高新區"政企資"零距離互動為中小微融資"開路"
2019-07-22 09:29:57 來源:大慶網  作者:王玲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22日訊 政府搭臺、銀企唱戲,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7月11日上午,大慶高新區產融對接會在高新區規劃建築設計院五樓會議室舉行,市金融辦、人民銀行大慶支行、市產業服務公司、23家企業或重點項目負責人,以及20家金融機構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面對面交流對接,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

  據了解,由於產業認知差異、信息不對稱等原因,金融資本對實體經濟的態度較為謹慎,很多時候,企業的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信貸資金需求也難以滿足,導致產業難以快速聚集。此次產融對接會,使得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等代表匯聚一堂,分享彼此的重點項目和投融資需求,可以緩解高新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解決產融雙方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實現產業和金融機構雙方資金供需平衡,互利共贏。會議的舉辦受到與會企業的一致好評,紛紛表示這是一場『及時雨』。

  在本次活動中,高新區經濟發展局、高新金融服務公司、大慶市產業服務公司及高新國有資產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參會企業和金融機構以及企業詳盡地介紹了高新區出臺的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相關政策、國有投資基金和金融服務平臺,省市知名投資機構和銀行為企業進行了現場融資輔導和產品推介,多家企業介紹了自身的項目及融資需求,實現了優質企業和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零距離互動。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充分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既是高新區轉型發展的需要,也是營造最優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了解到,高新區管委會歷來高度重視推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今年4月,高新區出臺了《大慶高新區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若乾政策措施》,在鼓勵信用貸款、鼓勵信用擔保、鼓勵信用保證保險、鼓勵聯合授信、鼓勵共保模式、鼓勵融資租賃及商業保理等類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融資六個方面,視支持實體經濟貢獻情況,給予金融機構風險補償和獎勵,專項用於對衝風險、彌補損失、調動自主服務意願等。

  同時,高新區推動已設立的5支產業基金高效運行,謀劃啟動新組建3支產業基金,最終實現高新組建及參與基金總規模達到100億元,這些基金將注入扶持優質企業項目,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高效、高速發展,解決企業融資困難,降低融資成本,優化企業股權架構。

  高新金融服務公司搭建的『大慶產業金融服務平臺』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共推出六項金融服務工具,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金融手段,建立金融機構與企業信息對接機制,實現了資金供需兩方線上的高效對接。目前,企業入駐平臺達310家,已發布融資需求2.45億元。郵儲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已與高新金融服務公司進行深度對接,其中,郵儲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和招商銀行的金融產品已入駐大慶產業金融服務平臺,已發布產品29個,解決融資需求1.8億元。

  為補齊高新區金融短板,破解企業融資難題,進一步豐富服務實體經濟手段,高新金融服務公司還搭建了『慶融易信』供應鏈金融服平臺,已投入試運行。

  座談會上,大慶市恆順化工有限公司、大慶辰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黑龍江多維時空自由制造工程中心項目、大慶宏偉慶化公司等公司紛紛暢所欲言,與在場的金融機構就融資問題進行詳細探討,銀行工作人員也就企業及項目的問題給予了建議和解答。

  大慶辰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肖樓的項目受到了不少金融機構的關注。『參加這個座談會受益匪淺!』肖樓告訴記者,他的公司是做道路新材料的研發和銷售的,因為資金不足,簽好的訂單如果不能順利交付,將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高新金融服務公司和多家銀行都給我提供了一些建議,會後我們還會做進一步的交流,這樣的活動太好了。』肖樓說。

  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新區將以此次對接會為基礎,發揮政府在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繼續做好金融服務平臺建設,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若乾政策,運行好商業保理和融資租賃兩家企業和高新區產業基金,繼續暢通金融機構與企業信息對接機制,爭取建成政府有政策、金融有產品、企業有信用的新型金融服務機制,逐步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和銀行『不敢貸、不願貸、貸得慢』的難題,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