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7月25日訊(高偉孫志國記者陳顯春)鄉村振興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方面體現。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7月23日,記者走訪了綏化市明水縣三個村莊了解到,通過強化鄉村服務、生態宜居、推進鄉風文明等建設,不斷推進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現代化,村莊發生巨變。
7月23日上午10時,在明水縣雙興鎮雙利村『E概幫』村民服務中心,村民劉志范僅用20分鍾時間就辦理完了獨生子女證。不用出村就可以辦成事,劉志范難掩內心的喜悅:『這真的太便民了。』
『E概幫』村民服務中心的建立,是明水縣針對當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村屯老弱病殘、留守兒童居多,村民往返城鄉耗時費力等現狀推出的一項惠民工程。它依托『互聯網+』優勢,整合電子政務、鄉村黨建、遠程醫療等20餘項業務,集黨務、政務、商務於一體,實現『一概全幫』的目的。雙利村『E概幫』村民服務中心自2018年5月運行以來,已累計服務本村及周邊村屯村民1000餘人次。
驅車走進崇德鎮民主村,光滑潔淨的水泥路四通八達,路兩邊是整整齊齊剛修剪過的榆樹牆,最吸引人的是屯西頭的邊上,一座嶄新的涼亭拔地而起,亭子裡十多位村民在玩撲克、聊天。亭子西側,魚池水面上波光瀲灩,成群的鴨鵝在水中游弋。岸上是紅磚甬道,甬道上面是成畦的雞冠花、串紅花、萬壽菊等,好一幅優美的田野畫卷。

村民韓有明介紹說:『這裡以前可是臭氣熏天的垃圾場,路過這裡的人都捂著鼻子。今年春季在村委會的倡議下我們實行環境整治,讓垃圾坑變成了養漁池,垃圾場上建起了涼亭。』
每天晚飯後,繁榮鄉聯合村大院廣場上都會聚焦著200多名村民,有打籃球的、有跳舞扭秧歌的,村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據了解,明水縣鄉村振興建設中,從農村環境整治起步,實現了從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到美麗鄉村建設的躍進,一幅讓老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美好記憶的美麗畫卷日漸清晰。通過『淨化、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明水縣不斷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倡導文明節儉的婚喪禮俗,積極推進家風家訓建設,開展『最美家庭』『兩戶四人』『孝心兒媳』『道德模范』等系列評比創建活動,促進移風易俗,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文明新風尚。村落淨美,產業興旺,民風淳朴,明水大地湧動著發展的活力,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