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儀式在北京舉行,依安縣人民法院民三庭原庭長劉亞慶被授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榮譽稱號。

從事司法審判工作35年,劉亞慶恪盡職守、勤政為民、甘於奉獻,先後辦理了5000餘起案件,無一錯案和上訪纏訴,被稱為把一生都奉獻給了調解事業的基層法官。他忠實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對黨忠誠、對事業執著的壯歌,用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宗旨。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2017年10月24日,依安縣人民法院矛盾多元化解中心揭牌啟動儀式當天,因長期勞累過度,劉亞慶心髒病突發,倒在他摯愛的審判工作崗位上,一顆為審判事業殫精竭慮的心停止了跳動,將生命定格在了57歲。劉亞慶離世後,齊齊哈爾市委、依安縣委分別追授他『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最高人民法院、省高院分別追記『全國優秀法官』『全省優秀法官』稱號,記一等功。
敢於擔當做保障大局的踐行者
依安縣許多百姓至今還記得,2004年,作為縣級財政支柱企業的依安糖廠由於歷史包袱重、債務額度大、潛虧因素多,企業連年虧損,由此形成的糖廠破產案成為了全縣第一起涉及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的案件。
如何得到債權人同意?怎樣完成清算企業資產任務?下崗職工怎麼安置?這件群眾關注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案件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直接影響當地經濟的發展,更會影響人民群眾對國企改革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清查組組長的劉亞慶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時任書記員的徐東華回憶起那時的經歷,不禁感嘆:『那時,劉庭長的愛人患乳腺癌正在天津治療,他只在愛人手術時請了兩天假,隨後就把照顧愛人的責任交給了親戚,趕回來帶領我們看卷、走訪、研究辦法,成天成宿地乾。』
由於當時縣裡沒有案例可供借鑒,劉亞慶就到齊齊哈爾中院學習經驗做法,將材料印成小冊子發給工作人員學習,還帶著大家跑書店、查資料,研讀學習中央新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就這樣邊學習、邊摸索、邊實施。為了得到債權人的同意,劉亞慶還一趟趟地進行走訪。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劉亞慶的協調下,順利召開了第一次債權人會議。隨後,相關部門配合法院完成清算企業資產7600餘萬元,清算債務3億元,妥善安置了1104名職工。至此,不僅案件得到妥善解決,順利完成企業改制的糖廠更是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了當地經濟的增長點。
心裝百姓做司法為民的服務者
在劉亞慶眼中,公正,沈甸甸。
2014年,依安縣一家糧食加工企業因拖欠糧款被訴至法院。此案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不僅會對農戶造成損失,也會給縣域經濟發展帶來不良社會影響。
庭前調解時,作為原告方的農戶人數眾多,七嘴八舌地表達著訴求,企業負責人也據理力爭,讓在場進行調解工作的法官倍感壓力。在劉亞慶和同事們的耐心勸解下,企業負責人最終接受了建議,與農戶達成調解協議後支付了糧款。結案後,劉亞慶並沒有輕松下來,而是向縣農業部門提出了《加強農業技術精准扶持》的司法建議,並促成民三庭成為了種糧合作社的義務法律顧問。

每次在辦公室接到約見當事人的電話,劉亞慶總是一路小跑到約談室,他不好意思讓群眾久等。為能及時化解糾紛,他經常放棄休息時間,驅車百裡到當事人處所進行調解,卻沒吃過當事人一頓飯、喝過一口水。
『劉庭長,這大冷的天讓我們怎麼過呀?』『劉庭長,我這商店裡的貨物都讓暖氣水泡壞了。』一年冬天,因供熱管線故障發生物業糾紛,眾多原告將劉亞慶圍在中間,你一言我一語。
當務之急是維修供熱管道,盡快恢復供暖。而維修管道,必然會影響群眾收集證據。為了避免陷入兩難境地,劉亞慶帶著書記員和鑒定人員,冒著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氣溫,挨家挨戶走訪。
兩天完成證據提存,第三天下午就恢復了供暖,贏得了160餘戶居民的贊揚。
恪盡職守做社會矛盾的化解者
劉亞慶以耐心出名。
一次在法院門口,一位前來立案的當事人聽見有人叫劉亞慶庭長,就上前一把抱住他的腿,坐到地上就讓劉亞慶給他『做主』。
法警和保安趕忙上前勸阻,劉亞慶卻陪著當事人一起坐在地上,耐心傾聽當事人的訴求,幫助當事人一件一件整理證據材料。雖然此案不屬於他所在庭室審理的案件類型,但他依然陪同當事人到立案窗口立了案。
如何依法保護群眾合法權利?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劉亞慶從當事人的角度出發處理問題,用耐心、細心和責任心,化解矛盾,調解成為了他的『絕活』。
2012年,劉亞慶審理一起房屋產權糾紛案件,因開發商將一商服樓『一房兩賣』而產生糾紛,實際付款人將房屋佔有人和開發商一並訴至法院,三方矛盾十分尖銳,各不讓步。
為妥善處理此案,劉亞慶帶領全庭審判人員輪番上陣,耐心細致地開展調解工作。最終該案以房屋佔有人接受開發商退款,並向實際付款人長期租賃,房屋產權為實際付款人的調解方案結案。
2016年,他審理一起當地馬鈴薯種植企業與外地淀粉生產企業的合同糾紛案件,案件雖然事實清楚,案情簡單,但兩家企業負責人糾纏於企業利益,互不相讓,經過多次開庭調解也沒能達成調解協議。
很多同事都覺得此案調解無望,而劉亞慶憑著多年審理合同糾紛案件的經驗,認定雙方企業在經營上相互依賴,發展前景都很好,判決結案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為此,他專程遠赴外地企業,耐心釋法明理,最終兩家企業負責人被他的真誠感動,達成協議調解結案。
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法律忠誠,這是劉亞慶的品格。正是這種品格,造就了他追求公正、維護公正、代表公正的意志。劉亞慶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用行動踐行了新時期人民法官的價值追求,成為新時代人民法官的優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