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閣山水庫主體工程10月完成
2019-07-28 07:50:2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程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28日訊 連綿陰雨後,天氣終於放晴。記者在綏化市綏棱縣閣山水庫建設現場看到,左手邊的電站已初具雛形,右手邊的溢洪道擋牆正在澆築加高。沿擋牆方向望去,總長超過3000米的大壩如矯健的巨龍橫臥在努敏河上。工人們抓住難得的晴好天氣揮汗如雨,運輸土方的車輛穿梭不停,整個工地熱火朝天、猶如演奏著繁忙有序的協奏曲。

  『前期建基面岩石和火山泥混合造成清基遇阻,隨後由於火山岩和沈積岩交雜又造成了灌漿困難,可以說整個施工過程中狀況不斷。為了爭取工期,今年我們沒有等春暖雪化,2月底就進場人工除冰。但像閣山水庫這樣的粘土壩最怕下雨,今年春天卻是雨水不斷。』負責第一標段工程的中國水電四局第六分局副局長龐保平告訴記者,人員兩班倒,機械不停歇,晝夜施工保證建設任務如期完成。

  在閣山水庫建設管理局記者了解到,發源於小興安嶺南麓的努敏河既是哺育綏棱兩岸人民的母親河,又是一條『麻煩河』。因為沒有控制性工程,該河旱澇災害頻發,嚴重威脅下游30多萬畝農田和8萬多人口的生產生活。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閣山水庫就已成為綏棱百姓的期盼。

  由於水庫面積大,移民投資大,從1958年開始,閣山水庫走上了『四起四落』的申報之路。2013年7月24日,該項目終於拿到了國家發改委批復的項目建議書。2015年,經過幾十次組織國內、省內頂級專家諮詢論證、審查,百餘次修改方案,閣山水庫項目終於被列入國家近期擬開工建設的27個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並於當年7月獲得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批復總投資38.52億元,其中中央投資21.72億元,省級配套8.7億元,市縣自籌8.1億元。投資中工程部分6.56億元,征地及移民補償資金31.17億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資3478萬元,環境保護投資4427萬元。施工總工期為3年10個月。

  『經過不斷的調整效益指標,項目總投資從最初的20.02億元增加到了38.52億元,總算是實現了能批可乾。』

  全程參與了項目申報的閣山水庫工程建設指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閣山水庫是一座以灌溉、城鎮供水為主,兼顧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正常蓄水位為230.00米,庫容4.04億立方米,興利庫容2.19億立方米,防洪庫容0.81億立方米。工程主體為河床布置粘土均質壩,最大壩高18.1米,壩頂寬7米,壩頂長3246米,另將修建溢洪道、灌溉輸水洞、電站、魚道等工程。閣山水庫不但是呼蘭河上游重要的控制性工程,更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72個節水、供水重點項目之一。截至記者采訪時,項目累積完成投資30.7億元,佔總投資的80%。其中工程部分完成投資5.36億元,佔工程部分投資的81.7%。

  閣山水庫建設管理局副局長安平介紹,水庫從2015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至今,闖過了土料高粘粒、砂石骨料鹼活性、清基遇阻、灌漿困難、人纔奇缺等種種難關,十分不易。今年10月中旬,主體工程將全部完成,並在12月25日前具備運營條件,開始接受驗收。水庫建成後,年可為綏棱、蘭西、北林三個縣區提供城鎮供水5671萬立方米,年可發電945萬度,發展灌溉面積143.84萬畝(其中水田38.28萬畝,旱田105.56萬畝),年可增加糧食產量3.1億斤,將努敏河下游的防洪標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對綏棱乃至整個綏化市,都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責任編輯:姜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