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7月31日訊 30日下午,隨著十組千斤頂的同步推進,重達7800噸的框構橋體准確入位,這標志著牡佳高鐵最難下穿工程——米廠路下穿框構橋順利貫通,為牡佳高鐵後續的全線鋪軌奠定基礎。
牡佳高鐵線路全長約372公裡,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主要建設項目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鐵路工程項目,也是目前我省境內最長高鐵線,預計2021年末投入運營。牡佳高鐵米廠路下穿工程於2017年7月開工建設,同時貫穿牡佳高鐵、圖佳鐵路等5條鐵路正線,是為了方便市區居民出行,保證高鐵運行安全而特別設計建造的一個下穿型橋梁。
中鐵二十二局牡丹江米廠路下穿工程項目負責人張志永介紹:『牡佳高鐵全線地處中國高寒地帶,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36攝氏度,下穿施工中面臨防凍漲、防雪害等諸多難題,特別是下穿工程主體巨大,全長640米,寬22米,重7800噸,又與既有5條鐵路正線有一定角度,因此,在設計上采用菱形鋼筋混凝土框構橋,增加橋體堅固程度。同時采用南北兩側對向頂進安裝的方式,保證安裝的平穩、安全,但整體施工難度和安全風險系數大,在全國同類下穿施工中實屬罕見。』
為保證5條鐵路正線的行車安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成立技術攻關小組,邀請國內橋涵、路基等相關專家現場踏勘,最終決定在鐵路線兩側利用經驗成熟的『工字鋼』縱橫梁法對線路進行加固,通過科學規范的精密計算,首次在高寒地區框構施工中運用『頂推法』,設置10處頂進點,使用10臺大型液壓千斤頂,將框構橋准確推進至指定位置。
由於地形限制,整個推進過程是呈曲線推進,給作業帶來極大難度,施工方以『毫米』速度逐步推進,安全准確地完成了下穿工程的貫通,為下一步牡佳高鐵全線鋪軌創造了條件。
7月30日,由中鐵二十二局承建的牡佳高鐵最難下穿工程——米廠路下穿框構橋順利貫通。
張春祥本報記者邵國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