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0日訊(記者 許諾 程揚帆)6日上午,大興安嶺地區年輕乾部培訓班走進黑龍江省漠河市西林吉林業局前哨林場,近百位年輕黨員乾部來到前哨林場參加專題培訓活動。

會議室裡,擺在桌上的紙、筆、文件夾整齊劃一……如今,這樣規范且『國際范』的會務接待在前哨林場已有兩年『歷史』。
伴隨著前哨林場旅游資源和林業資源的優化調整,資源效應融入會務經濟,『黨建+』創新項目探索二次轉型的會務經濟已在前哨林場風生水起,成為新產業和黨建新品牌。
會務經濟與黨建同頻共振
為了讓林場職工享受更多的黨建『紅利』,前哨林場黨總支改變傳統模式,推出『黨建+』創新項目。漠河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恆勤介紹說,前哨林場依靠林下資源優勢,分別在綠色經濟、旅游經濟、會務經濟3個產業鏈上轉型,發揮前哨黨建優勢。通過引進龍頭企業,發展生態旅游,組織特色培訓,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打造成興邊富民的『金山銀山』。

2017年起,前哨林場利用黨性教育基地發展會務經濟。打造了防火街、生產街、先鋒街、生態街和景觀街5條林區主題文化街道;盤活閑置民房,修建了11棟反映知青文化和東北民俗的農家樂賓館,擴建了培訓教室、服務中心和綜合報告廳,開設黨員培訓班、乾部培訓班,利用現有的林業資源和旅游資源發展和支橕會務經濟。

2018年就已初見規模。截至目前,來自黑龍江省乃至全國的黨建培訓實踐等會務工作來到這裡開展專題培訓。與此同時,漠河市拓寬了北極村、雅克薩古戰場等愛國主義教學實踐點,形成了紅色教育路線,同時打通了漠河市會務經濟品牌。
目前,前哨林場會務經濟已成為全國最北的唯一一個突出林業主題的教學基地,日接待能力達到百人以上。
『紅色矩陣』打造高含金量會務經濟
『這次我來到前哨林場培訓,主要學習黨性教育和前哨精神。通過學習我深刻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兩山論。來到前哨林場黨性教育基地,猶如翻開了一幅踐行兩山論的歷史畫卷,這裡不僅是「烈火攻不破的戰斗堡壘」,更是「生態建設的排頭兵」。』來自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區的年輕黨員黃桂華說,一代又一代的前哨人傳承著寶貴的前哨精神,守住初心、擔負使命,必將激勵年輕乾部紮根邊疆,守邊戍邊,守好祖國北大門。

不同的是,與在大都市、大酒店舉辦培訓活動相比,在前哨林場舉辦會務經濟不僅節約了不少費用,也讓乾部群眾在找到寶貴的『紅色基因』『綠色資源』。
前哨林場黨總支書記楊躍斌表示,建設黨建成果陳列館、黨員乾部教育基地,就是要記錄前哨『扛著紅旗不放、站在排頭不讓的』功勛文化;傳承前哨『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的紅色基因。
前哨被授予『烈火攻不破的戰斗堡壘』、『黨員先趟路、帶領群眾富』、『崗上奉獻單位、崗下服務社會』、『林區轉型示范場、生態建設排頭兵』、『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等表彰稱號。前哨,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先鋒哨』。

2019年3月,前哨林場正式被列為『邊疆黨旗紅』宣傳典型,2019年6月,全國林業職工黨建和思想政治研究實踐基地、東北大學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實踐基地、漠河前哨黨性教育基地正式掛牌成立,2019年7月,黑龍江省委黨校、黑龍江省政府行政學院教學科研基地掛牌成立。
前哨黨員乾部教育基地啟用以來,承辦了12個主體培訓班次,接待學員4000多人次,實現收入10萬多元。
無論何時走進前哨,一幅生動的前哨四季圖徐徐展開:春季栽花種草,組織主題植樹;夏季品果嘗鮮,吸引游人采摘;秋季五花山色,邀客駐場采風;冬季賞冰玩雪,體驗林海穿越。
下一步,前哨林場將以創建中國最北黨員乾部教育培訓示范基地為目標,設計『前哨精神內涵、漠河特色黨建、驛站案例教學、林業轉型發展、北極生態旅游、漠河土著文化』等精品課程,增設『穿林海、唱紅歌、拉大鋸、點篝火』等實景體驗,承接域外培訓,把會務經濟打造成前哨轉型新產業和黨建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