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為現代農業插上科技振興翅膀 北大荒股份友誼分公司科技興農取得成效
2019-08-12 11:10:4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何輝 迂欣欣 吳樹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12日訊 農業要發展,科技振興首當其衝。今年,北大荒股份友誼分公司依靠不斷提高的農業科技化和高新信息化技術,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力爭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跨越式發展。

  『處方圖』為土地『量體裁衣』

  在友誼分公司第三管理區高標准種植地塊,一個個小方盒子插在了農田中。這些小方盒子看似不起眼,實際上卻神通廣大,因為它們實際上是一個個小型無線傳感器,這些傳感器能探測到自己『腳下』這一小塊土壤的溫濕度、作物長勢等空間分布情況,以及周圍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照等參數。這些信息匯總後,根據農業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的分析,系統將繪制出一張個性化的土地『處方圖』。在這張圖上,土地被劃分成五顏六色的諸多區域。不同顏色實際上就代表了每塊土地所需要的不同分量的肥、水、藥等。在這張『處方圖』的指揮下,全自動變量施肥機和噴灑機每開到特定區域時,就會自動調節化肥和對作物的施用肥量,真正做到了為土地『量體裁衣』,為發展智慧農業奠定堅實基礎。

  動動手指,看看手機,就可對作物的土壤、水分、施肥量,進行全方位的監測,這在以前是想不到的。通過衛星紅外遙感大數據監測技術,利用光譜分析,通過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實現對土壤肥力、作物長勢進行綜合把控,利用施肥控制裝置實現變量施肥。今年,這個分公司衛星紅外遙感變量施肥示范面積300餘畝,降低肥料使用量10%,節約成本8.2元/畝,實現均衡增產。

  校企合作為土地『減肥瘦身』

  近年來,面對農業資源消耗加劇、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耕層土壤變淺板結等問題,友誼分公司本著『減量不減效、綠色發展、因地制宜、綜合施策』的原則,堅持用養結合綜合施策確保土地不減少、不退化,全面積落實農業『三減』行動,核心示范面積達60餘萬畝,化肥、農藥、除草劑施用量分別減少8%、10%和20%,推廣農業減肥、減藥、減除草劑新技術10餘項。

  友誼分公司在去年的實驗示范公頃產量15.8噸,較常規對照增產26%,每畝增加效益242元。今年,還將繼續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黑龍江省農科院、東北農業大學聯合創建玉米『三減』示范基地,全部采用馬克進口精密播種機精量點播。通過有機肥替代,減少肥料施用純量21.6%,通過BT、赤眼蜂替代傳統有機磷、菊酯類殺蟲劑,采用丙環唑嘧菌酯替代多菌靈等傳統殺菌劑,添加有機硅助劑減少化學除草劑30%,比常規種植減少成本10元/畝。同時玉米『三減』集成技術應用面積3萬畝,節約成本達30餘萬元。

  『科技抱團』奔小康

  近年來,友誼分公司組建農業互助聯合體,把種植戶與千變萬化的市場更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進一步提高了種植戶的抗風險能力和增收致富的本領。這不僅僅是農業的聯合體,更是農業科技的聯合體,聯合體中無人插秧機、電動覆土機、變量施肥技術、水稻割曬、拾禾機械、旱田動力驅動耙等現代農業科技機械應有盡有。不僅提高了市場競爭力,還有效節約了成本、降低了風險,最終實現農業增產、種植戶增收、企業增效的目的。

  今年,友誼分公司農業互助聯合體以單元地號為單位,以『自願加入,統一經營,效益共享,風險共擔』為原則,在基層創辦的民監會的監督下,由地號種植戶推選出的種植戶代表,進行統一采購、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統一分紅的『六統一』種植,通過集團化物資采購和規模化機械作業,降低種植成本,提昇科技作業標准,增加了種植效益,畝節本可達30元,增加收益達150餘萬元。同時利用互助體規模化種植優勢帶動,與大型農業企業祥源油脂、普蘭種業、惠豐種業、多多食品等合作,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打造大豆生產基地,定向銷售大豆10萬餘畝,同時與黑龍江飛龍種業有限公司簽訂種子繁育合同,回收價格比市場價格高0.1元/公斤。

  種地靠天、科技靠人,農業科技振興戰略正全面推動農業駛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