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瞬間 | 我鏡頭裡的七十年:老市場,舊情懷
2019-08-15 11:3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者:七十年,龍江大地發展波瀾壯闊,猶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而攝影,用光影定格了無數難忘的瞬間。它們是時光之河中泛起的一朵朵浪花,也許微小,或很平凡,卻真實紀錄了歷史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為生動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各條戰線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新風貌,從本期起,東北網與黑龍江省攝影家協會聯合推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系列影像《瞬間|我鏡頭裡的七十年》。

  ----------------------------------------------------------

  如果有人問,什麼地方最能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的真實狀態?回答是,莫過於市場。

  的確,狹義的市場,即人們進行商品交換和貿易的場所,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忠實的『晴雨表』。

  好雨知時節。七十年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無數大大小小的市場,就如初春雨後的嫩草,悄然萌發於城市街巷間,自由地生長,不知不覺就聚滿了人,充溢著煙火,鼓蕩著喧嘩;從它們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與所處的時代命運緊系在了一起。不論是發展壯大,還是消亡、轉型,市場的變遷,是歲月的變遷,是時代發展進步的一個個生動注腳,更成為一代又一代人揮之不去的成長記憶。

  1957年的齊齊哈爾第一百貨商店

  2014年的『齊一百』。

  1988年2月, 哈爾濱第一條地下商業街——哈爾濱人防奮斗路地下商業街工程(現為金街)。

  上世紀80年代的商場,顧客正排隊付款。

  1988年5月,全省第一個自產自銷市場。

  1992年6月6日哈爾濱地下『國際貿易城』。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哈爾濱道裡區透籠家具市場。

  手工自產,個休戶,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市場的主基調。

  上世紀90年代初,市民在透籠家具市場訂做手工沙發。

  『換不換?』上世紀90年代初黑河市民貿市場。

  上世紀90年代初的哈爾濱道裡區透籠街農貿市場(『八雜市』)。

  上世紀90年代初的哈爾濱道裡區透籠街農貿市場(『八雜市』)。

  上世紀90年代初的哈爾濱道裡區透籠街農貿市場(『八雜市』) 。

  上世紀90年代初的哈爾濱道裡區透籠街農貿市場(『八雜市』) 。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哈爾濱道裡蔬菜批發市場。

  (萬繼耀、宋文勇等攝)

  歡迎廣大攝影愛好者和新聞攝影專業創作人士積極參與,踴躍賜稿。照片以單幅為主,附簡潔 說明及作者個人簡介和聯系方式,每人不超過七張。所有入選稿件將陸續在東北網首頁發布,稿酬從優,並在『振興風采、輝煌歷程——黑龍江省慶祝新中國成立 70周年攝影作品展』上集中展出。

  投稿郵箱:東北網80442417@qq.com 聯系人:陳先生(電話:13703615521);省攝協 photohlj@126.com 聯系人:施岩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瞬間 | 我鏡頭裡的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