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第十四屆『龍江文博會』今日閉幕 文化盛宴僅剩一天快來狂歡吧
2019-08-19 10:35:42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雪瑩 李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8月19日訊 展品漸欲迷人眼。國內國外的文化精髓、琳琅滿目的特色商品,在紅毯的襯托下第十四屆『龍江文博會』顯得格外喜氣與熱鬧。啟幕4天以來,這場獨屬於龍江的文化藝術盛會,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游覽。

  其中,有人傾心於組團參展的景德鎮陶瓷、有人沈醉於『藝術龍江』書畫展、有人對省博物館的文創產品愛不釋手,還有人稱贊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展區的中國紅韻味十足……今日14時,文博會即將閉幕,不想再等上一年的朋友趕快來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淘寶狂歡吧。

  黑龍江省博物館展區。

  最具人氣

  大慶蘆葦絲畫、佳木斯赫哲魚皮制作、望奎皮影……

  非遺工藝制品展區都是『手藝人』

  踏進B館,一股濃濃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大慶蘆葦絲畫、佳木斯赫哲魚皮制作、渤海靺鞨繡、海倫剪紙、蘭西掛錢、綏棱黑陶、望奎皮影……滿目都是非遺工藝的珍品、精品。當記者走近大慶蘆葦絲畫區域時,首先被迎面掛放的一幅叫做《獅王》的作品所吸引。據其負責人介紹,這幅蘆葦絲畫由省級公益大師親手制作而成,他在繼承老一輩工藝技法的基礎上,又結合現代創新技術首創畫面與背景相連,可以說畫面精巧細膩、逼真生動。『蘆葦絲畫有著800多年歷史,被評價為「精品刺繡,美如絲綢」。』

  左手寫字的胡俊峰。

  在佳木斯赫哲魚皮制作區域,一些大大小小的掛件和工藝品深受市民喜愛。參展企業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說,『赫哲族的魚皮服飾文化在世界上是極為罕見的,文博會給了我們發揮空間,希望能讓更多游客了解赫哲文化的魅力,也讓龍江特色產品走進千家萬戶。』而被譽為『刺繡中的油畫』渤海靺鞨繡,此次也是驚艷亮相,涵蓋了生活用品、旅游產品以及冰雪景色的刺繡畫、花盆底鞋等,『起源於距今1300年前的渤海國靺鞨族針法,是早期滿族百姓使用的針法,靺鞨繡采用的原料是東北特產的柞蠶絲。這種絲比桑蠶絲粗一些,所以染色之後在繡品上顯得更加艷麗。』其負責人說道。此外,海倫剪紙區域的《百鳥圖》《四美圖》《迎客松》《大展宏圖》,以及用驢皮制作的望奎皮影,都是非遺工藝制品展區的『人氣王』,『買了幾張剪紙畫,手真巧,剪得可精致了。』市民劉阿姨拿出一張小豬造型的剪紙對記者說。

  最具創意

  160件文創產品傳歷史記憶

  省博物館展區讓『文物活起來』

  在B館裡,黑龍江省博物館以『傳歷史記憶展黑土風采』為主題搭建的展區也是本屆文博會上最受歡迎和矚目的。據悉,此次展覽展示了包括亞麻系列、魚皮系列、文教系列、飾品系列、雪寶貝系列在內的10餘個系列近160文創產品。記者看到,無論是銅坐龍案飾、南宋《斗漿圖》魚皮畫、鄧散木印章圖案手包、潘天壽畫作圖案亞麻圍巾、猛?象卡通鑰匙扣,都因其獨特的館藏文化、內涵深厚的歷史文化,以及鮮明的色彩、精巧的造型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

  作為省博物館在文博會上的首秀,此次他們還帶來了館藏圖書——首次在我省展出的剛剛完成印制的52卷的《黑龍江省博物館藏鄧散木全集》,讓人不禁稱贊。展區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讓文物『活起來』,省博物館近年來大力開展文創研發,精選出歷史、自然、藝術三大類別、三級以上珍貴文物藏品300餘件進行設計開發,其中已經用於文創產品元素開發的有45件,包括鎮館之寶——金代銅坐龍、雙鹿紋玉佩、猛?象、海東青、鄧散木書法及篆刻作品、潘天壽的畫作等。在挖掘館藏文化的同時,又采取多樣化的合作模式,研發出亞麻系列、魚皮系列、文教系列、北沈香系列、樺樹皮系列等10餘個系列,200餘種文創產品。其中,赫哲族魚皮畫和亞麻制品展示了博物館開發文化產業的新成果。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第十四屆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