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9日訊(何其偉 周群 張楠 記者 佘雨桐)『孫某,我院現就你涉嫌交通肇事一案作出的不起訴決定,如不服本決定,可以自收到本決定書後七日內向本院申訴。現宣讀內容如下……被不起訴人孫某,你有什麼意見嗎?』2019年8月16日,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人民檢察院對孫某涉嫌交通肇事罪一案召開不起訴決定宣告會,這是該院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的第一起不起訴案件。

2019年5月22日早上4點多,孫某開車載著生病的女兒急於就醫,因車速過快,避讓不及,與同向路邊停靠的車輛相撞,致使孫某與女兒雙雙受傷。後在送醫救治過程中,其女兒孫小某因搶救無效死亡。經鑒定,孫小某符合交通肇事致復合損傷死亡,公安部門鑒定孫某承擔此起事故的主要責任。
『我姑娘的命真苦啊,是我害了她了啊!』談及女兒,孫某悔恨不已,一直在責怪著自己。今年29歲的孫小某,出生沒幾天母親便因病離世,自此與父親相依為命。孫某是個粗枝大葉的男人,很難給女兒細膩、體貼的關愛,加之為生計奔忙,便將孫小某送到了自己的親哥哥家代為撫養。案發的當天,因孫小某肚子痛,孫某便駕車拉著女兒去看病,情急之下發生車禍。 起初,家裡人並沒有將孫小某離去的噩耗告訴孫某,怕孫某病情雪上加霜。孫某的哥哥與嫂子一直將孫小某視如己出,兄嫂因『女兒』的突然離世幾近絕食。這場突來的變故為這個家庭帶來了沈痛的打擊。

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後,檢察官通過對孫某的訊問及聽取其他被害人家屬意見後,認為該案的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但考慮到孫某駕車肇事致使其女死亡已屬人間悲劇,如若再對其進行刑事處罰,既不能體現打擊此種犯罪的必要性,也不能彰顯刑事司法的人文關懷與理性關懷,亦不能體現現代司法的寬容精神。 孫某系初犯、平時一貫表現良好,到案後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並表示自願認罪認罰,已於8月14日在值班律師的見證下,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綜合分析考量,該院對孫某做出不起訴決定。
宣告會上,在公安乾警的見證下,由該院副檢察長王漢成宣讀不起訴決定書,並對孫某予以訓誡,同時播放交通肇事警示教育片,為其當場普法,補上了未上法庭接受『洗禮』這一課。 『冷的法律背後也有著溫情、溫暖和溫度。本案的辦理,是我院依法推動認罪認罰制度的有益探索,既體現現代刑事司法的人文關懷,又彰顯辦案檢察官的為民情懷,既有利於家庭、社會關系的彌補與修復,也能夠達到辦理案件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同時充分發揮審前案件分流作用,更能提昇辦案質效。』對於此案的處理,大同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姜明表示,對涉案人不是不懲罰,訓誡制度不是擺設,而是要犯罪嫌疑人從心裡悔罪。在此案中,對犯罪嫌疑人來說已經沒有比喪女之痛更加殘酷的懲罰了。寬有度,嚴有節,司法講和諧。檢察官不辦『人情案』,但檢察官要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