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六個奮進』書寫龍江工業精彩華章
2019-08-21 08:47: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瑋 孫銘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20日訊 20日上午,由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工業專場發布。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顯豐以『重振老工業基地雄風走好新時代工業強省長征路』為主題作主旨發布。省工信廳、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回答了記者提問。

  我省作為新中國工業長子,經過70年發展,走出了一條從支橕共和國工業發展到維護國家產業安全的振興之路,以『六個奮進』書寫龍江工業精彩華章——

  從新中國工業搖籃向新時代完善工業體系奮進。龍江工業由最初的采掘、原料、制造『三足鼎立』,到裝備、能源、石化、食品『四柱擎天』,再到醫藥、冶金、建材、林木加工、紡織等行業同步興起,走出了一條由單一向全面、傳統向新興的發展之路,目前已形成涵蓋40個大類、162個中類、364個小類,產品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成為構建國家完整工業體系的重要力量。

  從支援國家建設向維護國家產業安全奮進。我省在新中國成立後的30年中,累計為國家貢獻佔全國總產量1/2以上的原油、鐵路貨車,1/3以上的木材、大重型機械和電站成套設備,1/10的煤炭。大慶油田連續27年穩產5000萬噸以上,創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奇跡;累計生產原油近24億噸。大慶油田不僅創造了物質財富,還創造了引領全國工業奮進的精神財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龍江工業在提昇重大裝備國產化水平,在電力裝備、航空航天、船舶動力等領域,有力維護了國家產業安全。

  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奮進。圍繞打造十個智能工廠、建設百個數字化車間和千條自動化生產線、推進萬戶企業上雲,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目前,全省制造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數字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均在30%以上,已有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35戶,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准化與新模式應用企業、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27戶,省級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47個,龍江工業正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加快昇級邁進。

  從國有企業『一枝獨秀』向國有民營『雙輪驅動』奮進。省委省政府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在鞏固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同時,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培育壯大民營經濟,實施民營企業梯度成長培育計劃、小微企業成長工程,目前民營經濟已佔全省經濟總量『半壁江山』,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稅收佔全省比重分別突破70%和50%,市場主體突破226萬戶,國有、民營並駕齊驅格局基本形成。

  從技術依賴向自主創新奮進。創新科研實力比較雄厚,科技綜合實力在全國排名第16位,科技產出指標居全國第12位,年均專利申請數突破3.2萬件;創造了共和國『多個第一』,包括第一架直昇機、第一架輕型噴氣轟炸機、第一臺半導體收音機、第一臺模擬計算機等;神舟航天器、嫦娥探月工程、C919大飛機、國產首艘航母等『大國重器』都蘊含龍江工業的貢獻。

  從服務國內一個市場為主向服務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奮進。哈電、一重、哈飛、齊軌交通等數百戶工業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帶動龍江自主品牌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並且由單純產品『走出去』向產品、技術、服務相結合『走出去』轉變;在市場拓展方面,龍江制造正沿著『一帶一路』的腳步走向全球,觸角延伸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介紹,進入新時代特別是省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重塑環境、重振雄風的使命擔當,著力做好『三篇大文章』,把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擺在突出位置,作出建設工業強省戰略部署,聚焦『百千萬』工程,吹響了新時代向工業強省進軍的集結號。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新時代黑龍江 重振雄風再出發

【專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