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補足精神之『鈣』培育文明新風
2019-08-22 09:27:0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克儉 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團結村的愛心超市。

  黑龍江日報8月22日訊 一首《唱支山歌給黨聽》將拜泉縣上昇鄉團結村慶祝建黨98周年暨示范戶評選表彰文藝匯演拉開序幕。7月3日的這場演出,至今讓團結村村民意猶未盡。省委組織部駐拜泉縣上昇鄉團結村扶貧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車德志說,當天的演出村民積極踴躍,質朴的歌聲中流露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活動當天,中華志願者協會黑龍江省代表處、愛心企業環宇教育集團捐贈了總價值2萬餘元愛心物資,讓團結村愛心超市的貨架上再次豐富起來。

  團結村的愛心超市2018年4月掛牌成立,目前已接收各類捐贈物資價值近10萬元。『通過勞動賺取積分,大家現在覺得這是一項很光榮的事。愛心超市自創建以來,村民參加集體活動的積極性也有了、鄰裡矛盾糾紛減少了、爭當示范戶的熱情更高漲了,村裡尊老愛幼、互幫互助、愛護環境、勤勞守信的正能量不斷湧流。』愛心超市負責人張紅說。『積分卡』是愛心超市的『購物券』,村民通過做好人好事、保持家庭整潔、孝敬關愛老人等領取相應積分、兌換所需生活物品。

  車德志說,為鼓勵更多村民踐行新民風,團結村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將積分商品與文明示范戶評比掛鉤,對評選出的『熱心公益』、『庭院整潔』、『勤勞致富』、『孝老愛親』四類示范戶公開進行表彰獎勵,共有34名示范戶佩戴大紅花。

  三道鎮和樂村也有一間愛心超市,由於和樂村6個自然屯分布較為分散,距離村部較遠的自然屯有5公裡,這個愛心超市還發揮了『集聚』功能。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齊永光說,和樂村愛心超市成立於2017年年底。2018年起,依托愛心超市,讓有困難、需要幫助的群眾通過環境整治、衛生保潔、提供義工、結對幫扶、移風易俗、公益活動等愛心服務獲得積分、贏得積分,到愛心超市來選擇生活需要的物品。楚振洲是和樂村四屯村民,下過一場雨,他來到了愛心超市,『我已經攢夠這個大件了,這是電熱鍋,我要用積分換回去。』說話間,老人家抑制不住的興奮,他告訴記者,在村裡掃大街給積分,鏟草給積分,老兩口都參加了秧歌隊,也有積分,這兩年在愛心超市換了不少生活必需品,參加村裡活動更有勁頭了。

  村民張德富家因環境整潔獲得美化家園之星的榮譽,村民劉偉因學習一技之長賺『高薪』獲得創業致富之星……和樂村黨組織書記林兆明說,有了這個愛心超市,村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齊永光說,以愛心超市為支點和平臺,和樂村組織開展村民代表之星、美化家園之星、和諧孝道之星、文體新風之星、創業致富之星的『五星』村民評選活動,引導村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激發貧困戶及村民的內生動力,積極倡導文明鄉風。

  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貧困人群需要『富口袋』,更需要『富腦袋』。拜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竇雲龍說,扶貧需要志智雙扶。拜泉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以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為目的,堅持『志智雙扶』、德能並舉,狠抓『思想觀念革命』,開展貧困群眾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等教育活動,讓群眾耳濡目染,為貧困群眾注入新鮮『血液』,不斷補齊精准脫貧精神短板。

  開展移風易俗系列活動助力脫貧攻堅,拜泉縣如今建設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17個,核心價值觀示范路16條,繪制核心價值觀鄉村文化牆2830平方米,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3萬餘份,安裝村規民約宣傳欄200個,新建村級文化廣場139個,建設村級愛心超市6個。竇雲龍說,培育文明鄉風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通過開展一系列喜聞樂見的活動,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讓村民參與進來。如快板、二人轉等多種形式文藝創作,注入脫貧攻堅內容,為群眾送去『精神食糧』,增強文化小康『內生動力』。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