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8日訊 (記者 孫英鑫)28日,中俄同江跨江鐵路大橋國際發展論壇在哈爾濱召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鐵道學會理事長盧春房在發言時表示,『一帶一路』建設,設施聯通是基礎和關鍵,只有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纔能實現人員、物資等的交流,纔能實現互惠貿易和人員深入交流。

盧春房說,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建設倡議,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對推動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意義重大。據統計,截至2019年6月份,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16760列,國內安排班列線路達到68條,通達歐洲16個國家53個城市。
對於如何促進中歐班列的發展,盧春房建議,鐵路貨運單作為物權憑證,建議比照海運做法,由國家商務、海關、銀行等部門研究,賦予我國鐵路國際聯運運單(專用提單)物權功能。同時,鑒於日韓與中西亞、歐洲國家貿易量巨大,預計未來將進一步發展,建議班列路線向東延伸。
加大口岸樞紐和老舊線路的昇級改造力度,提高通行效率。針對中歐班列沿線口岸換裝能力差,鐵路設施老舊,部分地區僅有單線鐵路,嚴重影響中歐班列運行速度和通行能力的現狀,建議優先考慮對制約中歐班列快速發展的阿拉山口、滿洲裡、二連浩特等口岸換裝站場進行改造,提高中歐班列的運輸時效性和品牌效應。
責任編輯:強銳
熱點新聞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