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壯麗70年 振興看鶴城』:中國一重裝備中國走向世界
2019-08-29 20:43: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齊齊哈爾8月29日訊 (記者 陳顯春)29日上午,『壯麗70年振興看鶴城』---網絡媒體走進齊齊哈爾大型報道宣傳活動媒體采訪團來到中國一重采風。

采訪團走進中國一重。

采訪團成員在中國一重采風。

  作為國內重型裝備制造業的領軍企業,成立65年來,通過持續深化企業改革,大力推進自主創新,不僅先後研制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重大技術裝備,為國家裝備制造業的振興和國民經濟建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有效地激發了企業活力,讓『老國企』煥發了『新青春』,走出了一條全面振興發展的新路子,並正在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奮勇邁進。

  中國一重始建於1954年,是我國『一五』期間國家建設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分別於2013年8月、2018年9月,五年兩次視察中國一重。

中國一重大型鍛造機。

  采訪團在軋輥電站制造分廠廠長戴錦詩的帶領下,走在重型設備中間,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不僅今年的訂單滿了,來年明年訂單都簽了,一年能生產400--500支軋機軋輥,市場佔有率為70%。』戴錦詩介紹說。

  中國一重依托自主創新,研制出包括冶煉、軋制、連鑄在內的冶金成套設備,是我國少數具備向國內外鋼鐵企業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套軋制設備的制造商。上世紀末國內所需冷軋薄板的45%靠進口,面對外國公司的壟斷地位與技術壁壘,中國一重下決心改寫歷史。2000年5月,中國一重與鞍鋼簽約合作,自行為鞍鋼設計、制造一套1780毫米冷連軋機組,這是中國一重自行開發研制的國內第一套大型冷連軋機組,2003年6月,該機組順利投產,成功地軋制出0.18毫米的鋼板,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在大型冷連軋機制造領域中的空白,並在2007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中國一重軋輥制造分廠。

  中國一重從2006年率先承擔了國內首臺AP1000堆型核電站所需鍛件的研制工作,開始了真正實現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國產化進程。2009年6月20日,成功澆注國內最大、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580噸核電常規島低壓轉子真空大鋼錠。2012年,世界最大的715噸特大鋼錠試制成功,並應用於世界最大的百萬千瓦核電整鍛低壓轉子鍛件的制造。2012年成功制造了我國第一臺三代核電百萬千瓦核反應堆壓力容器;2013年成功制造了我國首件AP1000整體水室封頭;2017年成功制造了全球首臺『華龍一號』福清5號反應堆壓力容器;2019年成功研制AP1000核電常規島整鍛低壓轉子鍛件,一舉打破國際壟斷,成為世界上具備該類鍛件生產制造能力的兩個廠家之一,大幅降低了國內核電企業的采購價格。

中國一重重型裝備。

  一項項重大創新成果的取得,推動中國一重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重大時空跨越。截至目前,中國一重已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近40項,省部科技獎項150餘項,市級科技獎項80餘項,有效專利496項,其中發明專利226項,並且在核電、石化和冶金成套裝備領域,制造能力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從『跟跑』向『並跑』『領跑』的重大轉變。

中國一重裝備中國走向世界。

責任編輯:強銳

【專題】壯麗七十年 振興看鶴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