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8月30日訊(記者 陳顯春)30日,『壯麗70年振興看鶴城』——網絡媒體走進齊齊哈爾大型宣傳報道活動采訪團在拜泉縣三道鎮和樂村了解到,該村共有6個自然屯,83戶貧困戶,2018年底已全部脫貧。但是脫貧不脫政策,駐村的龍廣電工作隊把2019年作為測試年,和全村鄉親一起應考。

2019年底之前,齊齊哈爾市拜泉縣將迎來國家級貧困縣的脫貧摘帽退出驗收。這年夏天,大雨不斷,通肯河拜泉縣段超警戒水位,拜泉縣三道鎮是防洪重地,乾部群眾日夜堅守。

8月,在三道鎮和樂村,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駐村扶貧工作隊帶領村民和惡劣天氣上演了一場關於速度的較量。

『今年雨水太大了,太多了!』這是記者在拜泉縣三道鎮和樂村采訪時,村黨支部書記林兆明的第一句話。今年過多的降雨讓和樂村吃夠了苦頭,村裡的重點扶貧項目——馬鈴薯原原種種植不斷推遲。
馬鈴薯原原種項目是龍廣電駐村工作隊2018年與綏化馬鈴薯研究所合作開展的扶貧項目。投入扶貧資金210多萬元,全村100多戶村民參與,收入可觀。但是今年,馬鈴薯遇到了天敵——洪澇,幾場大雨下來,馬鈴薯幼苗就面臨生死考驗。
8月7日晚上,拜泉縣大雨持續一整夜,降水量達到181毫米,工作隊和村兩委奮戰半宿,挖溝排水,保住了馬鈴薯幼苗。
村支書林兆明說,根據天氣預報,接下來的三四天沒有大雨,就要搶在這幾天完成移栽,否則天時一過,馬鈴薯的生長期就不足了,這幾天就是要和老天比速度。『就算天上下刀子,頂著鍋也得乾!』這句話已經變成了工作隊的座右銘。
記者在和樂村發現,村兩委成員都很給力,各自分管一個扶貧項目。工作隊隊長齊永光介紹,激發村兩委工作動能,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既是扶貧,也是黨建,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是第一書記的重要職責。
為了讓扶貧項目可持續,工作隊提出,要把扶貧產業項目的關鍵技術學到手,打造一個有技術的基層黨支部。今年,馬鈴薯原原種種苗遲遲不到位,工作隊一方面催種苗,一方面和村兩委提出自力更生的辦法,村黨支部牽頭,黨員響應,貧困戶出力,在現有條件下,做到了種苗自我繁育。村民接受了一次技術考驗。
和樂村龍廣電愛心超市是全省第一家扶貧愛心超市,設立的初衷就是以『奉獻贏積分,積分換商品』的形式幫助貧困戶。工作隊開展村民代表之星、美化家園之星、和諧孝道之星、文體新風之星、創業致富之星的『五星』村民評選活動,讓有困難、需要幫助的群眾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積分,激發內生動力,把扶志落到實處。運營兩年來,已經有一萬多人次換取愛心物資,總額超過二十萬元。
從6月份開始,龍廣電扶貧工作隊挨家挨戶的入戶走訪,重點是調查核實貧困戶有沒有返貧的,大伙兒有沒有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和樂村整村退出貧困村半年有餘,政策落實到位,全村貧困戶無一返貧,生活衣食無懮,『兩不愁,三保障』,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